|

股票

潍柴动力:9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东方红资管、富国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26 09:10:59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5日潍柴动力(00033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东方红资管沈高翔 刘中群 李疆 郑华航、富国基金冯升、睿远基金郑斌 邓梦琳、中信保诚杜中明、关呈基金许宏图 程威、华西证券周少明、广发证券闫俊刚 张力月、平安养老许景源 蓝逸翔 丁劲 陈良源 童秋涛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来访者首先参观了公司一号工厂和博杜安工厂,随后在公司会议室就关注问题与公司进行了交流,交流主要内容包括:问:如何看待重卡行业发展趋势
答: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 1-8 月份中国重卡市场累计销量约71.6 万辆,同比增长约 14%。三季度以来,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落地,重卡市场需求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趋势。其中,8月销售重卡 9.2 万辆,同比增长约 47%,环比增长约 8%。全年来看,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对于国内需求拉动作用的逐步释放以及海外市场的高景气度,预计重卡行业全年销量呈现上行态势。
从能源结构来看,中国重卡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柴油、天然气、纯电等不同能源路线均有其所适配的不同应用场景。柴油和天然气重卡可满足大部分运输场景,尤其在长距离运输方面优势显著;电动重卡更适合中短途及固定路线场景。
今年 1-8 月天然气重卡行业国内销售 12.2 万辆,渗透率25%;新能源重卡行业国内销售 11.4 万辆,渗透率 23%。未来,宽松供需格局支撑天然气价格维持在平稳、合理区间,天然气重卡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泛,预计渗透率将持续走高;随着政策驱动、技术升级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渗透率也有望有一定提升。
公司坚定看好重卡行业发展,并将积极推进在传统能源及新能源产品方面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问:大缸径及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市场情况与公司表现
答: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潮拉动,数据中心用备用电源需求持续增长,结合不同应用场景的市场结构情况考虑,公司预计全球大缸径发动机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发展,整体市场规模在 8万台左右。
从公司市场表现来看,公司 M 系列大缸径发动机今年上半年销售超 5000 台,同比增长 41%;其中数据中心市场销售近 600台,同比增长近 5倍。受益于各类产品销量增速明显,以及数据中心产品单台价值量高、盈利能力强,公司 M 系列大缸径发动机收入增长超过 70%,相应业绩贡献也进一步提升。后续,公司将积极开拓国内外战略客户,加速抢占数据中心等重点高端市场,凭借产品性能及交付优势,推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全年来看,公司该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趋势,收入与利润贡献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问:对新能源动力业务的发展展望
答:公司持续加快新业态、新能源、新科技业务布局,统筹推进纯电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SOFC 等多条技术路线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以灵活应对不同市场区域、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纯电动力系统方向,公司已完成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的全面布局。凭借在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丰富客户资源与经验积累,公司具备充足的在不同终端场景与工况下的数据及经验,以支撑从整车整机角度进行产品正向开发,推动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始终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今年上半年,受益于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市场开拓与产品交付的不断加速,该业务已实现收入 12 亿元,预计全年收入实现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氢燃料电池方向,公司已全面布局基础材料、关键组件、电堆、发动机全产业链、多层级氢燃料电池技术规划,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覆盖 13-300kW 区间,满足客车,轻、中、重型卡车等多场景使用需求,相关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
SOFC 方向,公司可提供技术领先、快速可靠的 SOFC 发电产品,并已实现多个示范项目配套,后续也将凭借完善供应链体系与服务体系加速推进产品批量商业化落地。
未来,公司将抢抓行业新能源发展机遇,精准匹配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借助集团全产业链优势,以全面的技术布局、差异化的产品优势和丰富的客户渠道资源,推动新能源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问:分红比例后续展望
答: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股份购等方式报股东。今年公司开展了 股股份购的工作,2025 年中期分红也进一步提升至 57%。后续,公司将充分考虑各类股东的期望与诉求,结合市场环境与公司实际经营需要,充分利用好各类市值管理工具,并继续保持积极稳健的分红政策。

潍柴动力(000338)主营业务:动力系统业务、商用车业务、农业装备业务、智慧物流业务。

潍柴动力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31.52亿元,同比上升0.59%;归母净利润56.43亿元,同比下降4.4%;扣非净利润51.48亿元,同比下降6.0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56.88亿元,同比下降0.7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9.33亿元,同比下降11.2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6.63亿元,同比下降15.03%;负债率65.43%,投资收益2.31亿元,财务费用-4.69亿元,毛利率22.1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2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94。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22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35.39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