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光启技术:9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宏源证券、深圳创华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9 17:11:1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9日光启技术(00262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宏源证券、深圳创华投资、湖南汇智融达基金、上海国科龙晖私募基金、山金期货有限公司、杭州合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财华沣股权投资、长江证券、国新证券、深圳市昊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期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商投资、深圳市紫瑞衡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润融私募基金公司、上海道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18事变距今已有94年,中国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从落后到领先,是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答:90多年前,我国航空航天尖端装备以进口海外老旧机型为主。过去几十年,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并持续迭代航空航天尖端装备,在此过程中,公司及创始人团队以上游原材料为起点,打造了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的多个能力平台(包括6000项专利、728.8亩产业基地、55.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16台定制专用设备、8646套特种专用工装、161款自研定制材料、7.74亿字的设计技术文档数据库、38.28亿字工艺制造大纲、11.72万张设计图纸、1331.08万行设计源代码、54.50万个仿真模型、7979.93万条目标特性曲线大数据库、219.58万幅各类实测成像图),克服了超材料领域的技术与量产瓶颈,打破非标制造的“规模负效应”魔咒,实现了复杂功能一体化结构件的大规模生产,助力航空航天尖端装备在YS性能、超音速巡航、全新组网能力、全新电子对抗、超机动能力等多个方面完成跨代升级,实现了对海外相关装备的全方位超越。

问:与hw在智能汽车检测方面的合作意味着什么?能否展望一下公司在民用方面的前景?
答:公司与hw在智能汽车检测领域开展合作。公司打造了覆盖智能汽车全尺寸、全频段的测试环境。通过专业航空航天级紧缩场与高精度多维度转台,全方位模拟真实通信场景;依托超过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实现对整车通信性能的全场景、全维度评估,为hw智能汽车提供了整车通信性能验证,使相关产品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精度低、效率慢的行业痛点。
此次合作为hw智能汽车提供了性能背书。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超材料技术,推动更多尖端科技成果向民用场景深度渗透,为中国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支撑。

问:超材料的原理是什么?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和传统行业有什么区别?公司的壁垒在哪?
答:本质上,超材料就是人类用微观的设计与微观的制造实现宏观材料结构超性能的全新技术。超材料产业化的核心并不是某一种超材料该如何应用,而是,针对不同的应用,我们该如何编辑对应的超材料,该如何生产制造适应这个行业的超材料。因此,超材料的“编辑性”决定了超材料产业化是一个逆向设计过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先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以终为始”开始设计其对应的超材料以及设计对应的工艺制备方法与专用设备。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底层技术的迭代与创新通常有较为明晰的路径,其规模化生产所涉及的环节也以标准化流水线为主。但在超材料领域则相反,从材料的微观层面的编辑到产品的批量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每个环节均是非标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进行逆向的、定制化的设计。这也是为何“微笑曲线”理论并不适用于超材料产业的原因,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产品的生产通常是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但由于超材料产品的非标属性,规模化生产极其考验企业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垂直穿透的能力。因此,超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反而成为了公司最具不可替代性、附加值较高的环节之一。

问:请解释下公司近期到的0量产技术?
答:量产技术2.0的孵化周期约为10个月,该技术对公司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一是在控制资本开支的前提下实现产能柔性扩张。为避免重资产投入带来的经营负担,量产技术2.0通过工艺升级与流程优化,在同等投资和场地规模下优化产出效率,实现“轻量化扩产”。二是通过系统性工艺创新驱动效能提升。截至目前,本轮技术升级已涵盖上下游160余项工艺改进,不同生产环节效率提升幅度超过30%。当前重点突破了几大核心环节,尚未全面推广,预计年底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升级目标,明年半年度实现全体系技术迭代。
三是为未来扩产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该成果验证了通过技术升级而非单纯规模扩张实现产能提升的路径,为公司稳健扩张提供了新模式。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将呈现更明确的进展和效益数据。

问:请展望下公司未来的增长曲线?
答:公司未来的增长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尖端装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作为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技术迭代环节,公司产品在装备体系中的价值占比呈现阶梯式跃升已完成从技术验证(0→1)到批量列装(1→N)的关键跨越,并随装备升级周期向更高渗透率演进,形成可持续的增量空间。
2) 超材料技术应用场景的横向拓展?
依托底层技术平台的可迁移性,公司正突破现有应用边界,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3)市场化竞争壁垒的强化?
随着行业定价机制逐步市场化,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与规模化生产下的工艺Know-how护城河所创造的优势或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问:无人机进展与战略定位?
答:公司无人机已完成外场试飞测试工作,顺利完成了包括极端环境测试在内的多架次试飞任务,各项性能指标达到预期标准,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
公司在无人机方面将依托超材料核心技术,打造一个覆盖设计、制造、量产到场景化赋能的全产业链平台,为多个潜在应用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

光启技术(002625)主营业务: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光启技术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43亿元,同比上升10.7%;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上升6.75%;扣非净利润3.76亿元,同比上升5.42%;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5.71亿元,同比上升7.5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上升4.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上升2.68%;负债率13.28%,投资收益9.01万元,财务费用-5652.81万元,毛利率54.8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5.29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43.9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