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10:31:32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日科伦药业(002422)发布公告称东海证券、华泰证券、华源证券、杰富瑞、开源证券、摩根士丹利、瑞银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兴业证券、银河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国盛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华安证券于2025年8月29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一、管理层对公司上半年输液和非输液制剂销售情况、抗生素中间体和合成生物学发展情况及仿制药与创新药研发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问:答环节
答:二、问环节
问:在当前输液和抗生素阶段性需求淡季以及仿制药院内承压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出现波动,公司站在当下对全年及明年几大板块经营趋势展望
答:虽然输液和仿制药板块面临需求落,但公司持续加强准入、业务拓展和重点品种布局,为未来结构优化和放量创造了条件。抗生素板块需求端目前趋于稳定,尽管价格波动,但公司成本优势明显。同时,川宁生物通过人工智能在降本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成果也有望推广至其他产品线。合成生物板块目前有多个产品逐步放量,今年是合成生物学销售元年,销售提升将会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创新药板块研发进展顺利,商业化体系日趋成熟,若医保谈判等顺利推进,已获批及即将获批品种有望在明年快速放量。今年是调整修复之年,公司会调整蓄势,为恢复快速增长做好准备。
问:关于输液产品中的密闭式软袋和塑瓶目前的单价情况,以及双室袋和三腔袋今年全年的销量预期如何?
答:基础输液中的塑瓶和密闭式软袋在非等级医院市场已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价格基本触底。等级医院市场的密闭式基础输液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主要体现在带量带厂牌采购价格体系基本保持稳定。肠外营养三腔袋上半年同比增长 55.6%,预计全年保持该增长态势;粉液双室袋上半年增长 64%,全年也将保持较好的增长。
问:目前高速生产线的投产情况如何,产能与市场需求是否匹配,成本降低到什么水平,是否还有优化空间?
答:目前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高速线的车间成本较以往下降约 20%,实现了降本增效。
问:大输液集采的执行进展如何,标内市场份额现状如何?
答:预计全国超过 70%的市场将在今年年底完成输液带量联动,这将有助于稳定公司的核心市场。公司在四川联盟和广东联盟的省区已完成报量并进入报价阶段,期待有好的成果。
问:能否进一步分析当前国内大输液的竞争格局,特别是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增速?
答:基础输液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主要受益于国家及地方联盟带量集采政策的推进,输液类产品价格机制趋于合理,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包括科伦、石四药、华润双鹤以及辰欣等,其全国排名基本稳定,科伦在局部区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问:公司仿制药业务受到第十一批集采的影响情况如何?以及当前形势下仿制药的研发投入情况和布局如何?
答:第十一轮集采涉及公司约 14 个产品,大部分为科伦新获批产品,对存量影响较小。从经营业绩来看,过去三年仿制药板块营收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作为集采头部供应商,不断有新产品通过集采迅速放量;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持续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仿制药单位生产成本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仿制药板块承压,主要受第十批集采,以及部分续标产品价格下降影响,而新中标品种尚未形成增量贡献。尽管集采环境下竞争激烈、单位产品盈利能力有限,公司仍持续稳定投入仿制药研发管线,并对研发策略进行了调整,重点布局优势品种和管线,对未来仍抱有较大期待。
问:目前川宁生物主要抗生素中间体的市场需求情况如何?
答:川宁生物目前三大系列抗生素中间体中,硫氰酸红霉素市场需求保持稳定,供需基本平衡;头孢类中间体国内外需求同比下降,但因市场无新增规模化产能,川宁生物也通过丰富产品线优化产能分配,市场价格保持稳定;青霉素类中间体受国内外疾病流行变化影响,需求下降,叠加新产能进入,导致价格大幅落,但随着部分落后产能停产及印度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公司预计未来价格将逐步稳定,整体对青霉素产品持积极预期。综合来看,尽管今年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落,但全球抗生素需求长期趋势仍为稳定上涨,公司将继续调整策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问:目前川宁生物对全年业绩是否有明确的指引目标?
答:受青霉素市场价格影响,今年整体业绩相较去年预计会有较大幅度下滑。目前青霉素价格已触底,随着四季度旺季来临,业绩预计将有所改善。2026年随着合成生物学产品放量及青霉素价格升,经营业绩和利润预计将有较大改善空间。
问:AI 赋能川宁生物的具体进展情况如何?
答:目前 I 通过虚拟工程师调整实验罐发酵水平的效果已略高于未使用 I时的水平,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已全面接入 I 系统,后续将尽快接入头孢和青霉素产线。实验结果显示,相同物料投入下,I 调控的发酵罐平均产量超出对照组约 3%到 5%。随着批次增多,迭代速度加快,整体发酵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提升 I 并扩大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合成生物学方面,I 介入后显著提升了酶改造效率和酶的活性,大幅提高研发效率,目前正逐步将 I 应用于研发各项工具,未来期待 I 在研发端发挥更大作用。
问:能否介绍一下几大中间体品类目前的竞争格局和行业产能规划?印度自2021 年起通过 PLI 计划支持本地制造业,印度原料药产能扩建对全球价格体系格局有何影响?
答:在国内,传统抗生素发酵板块的市场格局和产能格局整体稳定,在国家反内卷和去产能背景下,短期内三大抗生素中间体难以出现规模化新增产能。在印度,受 PLI 计划推动,印度企业在青霉素板块新增了产能但中国企业在青霉素发酵领域仍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和话语权。目前中国企业正加快向国际市场直接出口,未来中印两国青霉素产业链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而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问:近年来公司的销售费用率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 24 年及今年上半年各季度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销售费用率整体下降主要得益于销售体系的精细化管理以及集采带来的费用下降。今年二季度相较于一季度出现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博泰的创新药产品刚上市,前期推广费用较高,导致该季度销售费用率上升。若剔除这一影响,整体销售费用率是相对稳定的。
问:上半年公司有约 48 亿的研发费用,仿制药和创新药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比例以及未来这两块研发投入的增长趋势是怎样的?
答:研发费用中,仿制药的投入占比约为 35%,创新药占比约 60%,其余为原料药等其他部分。未来趋势方面,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将随着临床进展和产品研发推进而持续增长,而仿制药的研发投入根据近两年情况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问:博泰下半年里程碑展望,特别是对比上半年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同时西妥珠单抗 N01 进医保后销售展望如何?
答:临床方面,目前有 4 个 ND 处于审评阶段,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陆续获得监管批准,其中临床阶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研发方面,TM整体推进顺利,OptiDC 平台的深入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准入方面,博泰已有三个药品通过国谈形式审查。预计进入医保后,N01 作为一线用药,将结合科伦在肠道领域的营销优势,今年年底到明年将实现稳步放量增长。
问:科伦未来是否会以非输液制剂板块为主体开展创新药研发?如果有的话,将主要针对哪些适应症领域,以及目前的研发布局和能力情况如何?
答:科伦药物研究院和科伦博泰生物会在满足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分别聚焦于不同的适应症管线。科伦药物研究院在非输液制剂板块的创新药研发主要依托目前科伦药业营销的核心管线,集中在麻醉镇痛、中枢神经和抗感染等领域。目前已布局品种约十余项。
科伦药业(002422)主营业务: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针(含分装粉针及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腹膜透析液等23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包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科伦药业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0.83亿元,同比下降23.2%;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下降44.41%;扣非净利润9.85亿元,同比下降43.79%;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6.93亿元,同比下降16.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16亿元,同比下降46.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下降44.68%;负债率26.59%,投资收益1.33亿元,财务费用3169.83万元,毛利率49.7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3.9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5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03.8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