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ST花王(60300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1 15:08:12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ST花王(60300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设计业务及生态工程施工业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E48土木工程建筑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政府等各方也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城市更新等具体政策在全国各地的逐步推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得以注入,行业具有持续向好的长期发展前景。但现阶段,因稳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城镇化进程增速变化等导致房地产开发项目数量增速放缓,园林工程施工业务的订单来源明显减少,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此外,受宏观经济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率普遍上升,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生态园林行业发展遭遇到周期性调整,生态园林企业竞争激烈,其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生态景观领域二十余载,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等相关领域集中发力,已构建起涵盖苗木种植与养护、工程景观设计、工程施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业务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在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景观养护、文旅运营等多个领域进行业务活动。一方面,公司立足江苏,与镇江等地的国有企业加强工程施工等业务合作,另一方面,公司原全资子公司中维国际及新控股的四川拓维聚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积极进行拓展,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施工建设领域。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签订业务合同共31项,累计金额11893.49万元,保持了工程设计及施工业务的稳健发展,同时优化和完善了原有主营业务结构,进一步提升了规划设计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

    与此同时,公司锚定“秉持绿色理念,突破传统业务束缚,加速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迈进”的未来经营战略,通过收购尼威动力55.50%股权、调整全资子公司苏州顺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业务范围等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产业,以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业务板块来提高公司经营资产质量,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经营模式

    ①工程设计业务模式

    公司向客户提供以整体性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工程设计服务,并按照合同约定分阶段向客户收取设计服务费。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和直接委托两种方式获取业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公司工程设计项目的管理和实施。项目合同签署后,公司成立项目设计小组,由项目设计小组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项目设计小组中的设计总监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协调与管理。

    ②生态工程施工模式

    在项目中标后,公司组建项目部,由项目部全面负责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施工。项目施工前,项目部组织人员编写施工方案和工程进度计划;项目施工阶段,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组织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进场,落实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项目竣工阶段,项目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编制竣工结算资料交给客户。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通过完成破产重整程序,剥离了不良资产,获得了投资人提供的增量资金,公司债务危机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负债结构得以优化。2025年上半年,在新一届董事会领导下,公司焕新出发,坚持合规为先、审慎经营;对外密切关注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动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努力获取优质项目订单;对内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加强过程管控和风险预估,推动在施项目高质高效落地。

    (一)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受原有主业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短期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叠加尼威动力收购等新进业务落地尚需时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0.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5.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2648.80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35.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2338.68万元;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7815.45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06%,公司归母净资产47930.79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03%。

    (二)2025年半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1、聚焦优质客户,优化业务布局

    公司顺应市场变化趋势,动态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巩固和拓展业务发展稳健、资金和信用状况良好、回款保障程度较高、业务风险较小的客户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对优质客户的深度洞察和精准服务,加强对优质业务的开发及承接,新签订设计合同17项、勘察合同4项、施工合同5项及咨询合同5项,合计金额11893.49万元。此外,公司逐步对原有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业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还充分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优势、设计业务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努力拓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更新、教育、康养等优质的客户渠道和业务类型,持续加大江浙沪、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业务拓展力度,适当收缩业务量较小及回款风险较大区域的业务规模,精兵简政,降本增效。

    2、筹划未来业务发展,打造增长新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注入新质生产力资产事项,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尼威动力55.50%股权。尼威动力作为一家长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掌握了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燃油箱系统的集成开发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具有成熟的研发设计能力、市场经验及稳定的客户基础。通过取得其控制权,公司能够突破原有主业瓶颈,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核心赛道,进而打通从高压燃油箱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智能控制技术等电子前沿科技领域的通道,在实现业务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未来还可以围绕汽车传感器业务,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体系,推动绿色科技与前沿电子技术深度融合。此外,公司还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就收购、合资、合作等事项与各方积极沟通,不断挖掘新的优质业务及资产,加快推进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优化公司治理,坚持规范运作

    公司在各方支持下成功完成了破产重整,获得了重新出发的契机。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首先,公司完成了换届选举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引进各类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团队整体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其次,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取消了监事会,构建起涵盖股东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经营管理层的四级治理架构,为公司股东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然后,公司持续加强内控制度与流程管理建设,在整合优化已有内控制度、流程的同时探索简化高效的新管理方式,为经营管理全过程提供内控和流程保障,以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并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后,公司高度重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合规责任意识的建立以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系统性组织董监高及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多层次合规培训,积极通过公告发布、说明会组织等形式回应市场关切。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产业链协同与跨区域经营能力

    公司构建的从苗木种植养护、生态景观设计到工程施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业务模式能够为大型项目提供设计施工一体化综合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公司立足江苏的同时,积极开展跨区域业务,进行跨区域的项目开发、业务协调与资源整合,已建立起了跨区域进行项目承揽和施工的有效业务体系及竞争优势。

    (二)品牌影响力与行业认可度

    公司二十余年深耕生态景观领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景观、市政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优质的工程质量、规范的施工管理以及出色的工程业绩,为公司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公司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而成功完成一些工期紧、品质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大型工程,更是为公司赢得了多项荣誉,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竞争力。公司多次获评行业优秀企业,承接项目屡获示范工程荣誉。公司“正直、责任、务实、创新”的价值观及“以人为本、建设美丽环境、营造幸福生活”的使命定位,结合高质量工程交付能力,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公司业务拓展奠定了信任基础。

    (三)动态管理体系与创新适应能力

    公司建立了以“目标牵引、任务驱动、过程监督、绩效推进”为核心的全流程工作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化工具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精细化管控。公司管理层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业务创新力,能快速调整业务方向并优化合作模式,确保在原业务行业变革中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升级新方向。在完成破产重整后,公司在新管理层带领下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为公司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资质优势

    公司拥有多项施工一级、设计甲级资质,掌握生态景观建设和修复的先进技术,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自主研发能力与规范化施工流程保障了工程质量,进一步巩固了承接大型综合性项目的技术优势,能有效保证和促进公司在新形势下稳健、积极、顺畅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