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中汽股份:8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民生证券、宏利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9 15:02:30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9日中汽股份(30121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民生证券完颜尚文、宏利基金吴华、华夏基金季新星、泰康资产(香港)尹煜晖、华夏未来资本褚天、西部证券庄恬心、长江自营胡加琪、银河证券石金漫 秦智坤、阳光资产李曦辰 祁媛媛、诺德基金阎安琪、南华基金周燕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今年以来收入端保持 20%以上增速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2025 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2.13 亿元,较上年增长 24%。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政策推动。随着智能网联强制性标准逐步落地及法规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试验验证需求从“自愿性测试”向“强制性合规测试”升级。(2)行业需求持续提升。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加速,主机厂及零部件企业加大对研发测试的需求增加,公司作为第三方测试平台直接受益于行业的增长。(3)产能释放与客户突破。公司湿圆环、湿操控路和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投入运行后,公司加大轮胎企业、商用车企业、智能网联领域的客户开发力度,与多家客户签订合同,新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问:二期项目上半年贡献了多少收入?预计何时产能打满?
答:(1)二期上半年收入约 2600 万,目前基本实现盈亏平衡。(2)二期项目作为公司面向智能网联、无人驾驶领域的超前布局,其产能释放节奏与行业政策、标准法规的推进深度息息相关。目前二期项目处于“政策驱动需求、需求带动产能”的培育期,暂无法精准预判产能完全打满的具体时间点,但从当前标准推进速度(如强标落地快于预期)和行业需求趋势来看,项目增量释放的确定性正持续增强。

问:极限检验中心今年 1-4 月净利润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如何看待其后续贡献?
答:极限检验中心业务具有季节性特点,1-4 月高寒试验集中开展导致收入利润较高。全年来看,净利润水平可参照 2022年-2024 年的数据。从财务数据来看,极限检验公司 2025 年 1-4月实现营业收入 7,134.38 万元,净利润 1,526.65 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 15.08%,其并表后将直接为中汽股份贡献利润收益,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问:主机厂越来越重视极限环境检验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机厂日益重视极限环境检验,本质是行业技术迭代、市场竞争需求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是,市场竞争与用户需求。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极限环境性能可成为差异化卖点。消费者关注电动车冬季续航、智能驾驶雨雪天表现,主机厂通过极限测试既能排查产品缺陷,也能靠公开数据传递可靠性,提升用户信任。二是,汽车出口全球化需要。汽车出口增长,海外气候多样,主机厂需通过极限测试确保产品适配不同地域,支撑全球化布局。

问:L3 级自驾驶商业化落地,L4 级在 Robotaxi 等封闭/半封闭场景使用,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答:目前 L3/L4 级国家强制标准尚未完全出台,公司相关业务主要来自车企研发端测试。不过即将发布的智能网联辅助驾驶强制标准,已明确多项测试(如雨雾/夜间场景、弯道/路口交互等)必须在封闭场地完成,公司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试验场已建成覆盖上述全场景的测试环境,可直接承接车企L3 研发中的封闭场地验证需求。未来随着 L3/L4 发展,封闭场地测试将从“研发辅助”升级为“合规必需”,公司凭借场地与标准参与优势,有望充分承接业务增量。

问:中汽股份在汽车行业标准制定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中汽股份参与或牵头多项汽车行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团体标准,承担标准的起草、验证等工作,是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整车标准研究工作组、自动驾驶标准工作组成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公司还作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标准验证创新中心,依托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支撑多项智能网联国家标准的验证工作。

问:华东以外区域如华北、华南的布局评估进展如何?合作模式倾向自建、收购还是合营?
答:(1)公司本次并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呼伦贝尔)有限公司,业务边界可以延伸至高寒、高温、高原、高腐蚀等特殊环境下的场地试验技术服务及“四高”测试业务,形成“一体化运营”,打造“常规+极限”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拓展上市公司的服务链条和业务边界。面向未来,为更好地服务全国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公司正积极评估全国其他潜力区域的布局机会,深化相关区域研究,并探索多种潜在的合作模式。我们的战略目标是逐步构建一个覆盖更广、能力更强的全国性场地试验技术服务网络,持续优化服务能力与响应效率,以支撑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未来整合方式将结合标的盈利情况,可能采用轻资产整合、成立合资公司委托运营等模式。

问:后续产能利用率是否还有升空间?有哪些升措施?
答:(1)公司一期试验场的产能利用率存在提升空间,二期产能处于产能爬坡期。(2)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的产能利用率是利用实际运行时间乘以车辆数再除以预计饱和车容量,这个饱和车容量可以动态调整。我们正通过多维度的精细化管理持续挖掘潜力一方面,在严格保障测试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道路调度机制、动态调整测试车辆间距等精细化管理手段,提升单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的测试车辆容纳量,充分释放道路资源的弹性空间;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测试周期需求,推行错峰测试安排,进一步提升道路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

问:海外试验场布局的可行性和研究进度如何?首选区域和模式是什么?
答:海外布局的核心逻辑是“跟随车企出海步伐”。当前国内车企出口增长迅速,但研发、测试仍以国内为主;未来随着车企在海外设厂、拓展市场,其本地化研发测试需求将逐步释放,而试验场服务需匹配这一趋势才能持续创造价值。为更好支撑车企“走出去”的海外战略,中汽股份也将持续探索海外布局的可行性,并将相关规划纳入《十五五战略规划》中,请关注公司公告。

问:飞行汽车测试技术储备进度如何?
答:中汽股份聚焦低空经济测试等新兴领域,建设相关能力。一是搭建道路测试场景,公司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创新性地将智能网联高速环道与智能网联多车道性能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设,建成超宽测试跑道,满足通用飞行器 2B 类起降跑道标准,以支撑飞行汽车和各类低空飞行器的测试需求;二是搭建飞行监管平台,部署最新一代通信感知一体化的 5G- 网络基站,可以实现信号覆盖范围内低空飞行器飞行轨迹的监测,搭建起了国内首个汽车试验场内的低空飞行监管平台。三是参与工信部课题研究,并加入其主导“低空产业联盟”,双方携手共同开展深入研究。目前,相关业务对公司收入影响较小,请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问:应收账款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目前国家也在倡导“反内卷”,包括部分车企也在出“支付账期不超过 60 天”承诺”,这些政策会不会升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率?
答:目前应收账款管理整体健康,应收账款款风险较小。公司应收账款的形成与业务模式和规模直接相关(1)业务模式方面。公司按客户每月实际测试量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未开票),而客户通常以内部项目为结算单位,整个测试项目完成后统一开票结算(测试周期通常在 2-3 个月),会产生阶段性的应收账款,属于行业正常业务节奏。(2)业务规模方面。半年度营收同比提升 24%,是应收账款增长主要因,与收入规模扩大直接相关,并非款能力下降。(3)客户质量方面。公司主要客户均为国内整车、零部件、检测机构头部企业,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客户信用资质、财务状况和抗风险能力较好。
关于“支付账期不超过 60 天”等行业倡导政策,长期来看若能逐步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客户优化付款流程,对提升款效率、加速现金流有积极作用。公司也会持续跟进相关政策,结合客户合作情况优化应收账款管理,保障现金流稳定。

中汽股份(301215)主营业务:通过构建汽车场地试验环境和试验场景,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检测机构、汽车底盘部件系统企业以及轮胎企业等客户提供场地试验技术服务。

中汽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13亿元,同比上升24.0%;归母净利润8499.13万元,同比上升15.1%;扣非净利润7647.19万元,同比上升20.11%;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5亿元,同比上升20.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601.5万元,同比上升11.0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174.7万元,同比上升14.9%;负债率16.69%,投资收益354.28万元,财务费用-33.85万元,毛利率66.7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25.52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