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汇川技术:8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28 11:03:30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8日汇川技术(30012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中,哪些下游行业的表现较好?
答:从下游行业来看,锂电池、工程机械电动化、物流装备、空调制冷、3C装备(除手机外)等行业的增长比较好,给通用自动化业务的增长带来较好支撑。

问:公司未来如何在大型 PLC领域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答:公司在 PLC领域已形成小型、中大型和大型 PLC的完整产品系列。目前,中大型 PLC已在锂电、光伏、3C、包装等行业实现大批量销售,主要竞争对手为国际品牌。大型 PLC已经在冶金、矿山、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进行试机。大型 PLC的核心需求是高可靠性、冗余性和安全性,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大型 PLC在重点行业的落地应用。

问:在储能、传感器、视觉和驱动数字化等业务中,哪一项可能最先达到五亿或十亿的规模,成为未来自动化业务中的新增长点?
答:公司的储能业务正在向数字能源管理转型,未来规模目标在新品类中会率先突破十亿级别的规模。传感器、视觉、气动等新的品类,借助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策略,增长的潜力也比较好。

问:AI赋能工业智能方面的布局,公司是否有明确的策略,会在哪些行业先推广?
答:公司在 AI方面的布局包括:①内部管理方面:AI研究所负责 AI平台体系的建设工作,面向研发、人力资源、运营等模块开发专属 AI助理,以提升内部管理效率。②AI赋能工业业务方面:会将 AI技术逐步嵌入到现有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平台上,并逐步推进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

问:公司推出的预测性维护的伺服产品,其推广方式与常规通用伺服产品的推广方式是否有差异?
答:公司推出的预测性维护功能的伺服产品,会以与工艺结合、多产品解决方案的模式去进行推广,与常规的伺服产品的推广模式没有差异。

问:公司如何评估“反内卷”政策对自动化业务需求的影响?
答:国家相关政策已产生一定效果,2025年上半年部分行业内卷程度较 2024年有所减弱,但内卷仍存在。

问:通用自动化业务海外拓展中直销与经销的具体打法?
答:通用自动化海外销售以分销为主,仅在欧洲针对有强定制化、专机解决方案需求的全球头部客户采用直销模式。

问:对数据中心业务的看法?以及空调行业相关业务是否与数据中心终端需求有关?
答:受 AI热潮推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需求增多,众多企业(尤其电源领域)涌入布局,公司会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对相关产业链进行洞察。公司目前有为数据中心制冷环节提供变频器解决方案。

问:通用自动化业务近期的表现趋势如何?公司如何展望自动化业务下半年的发展态势?
答:受 4月份关税政策波动影响,部分国内企业投资节奏放缓,通用自动化业务四、五月份订单增速的压力较大;后续该影响逐渐减弱,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六、七月份订单增速有所回暖。公司对通用自动化业务下半年表现总体持谨慎乐观态度。

问:国内制造业投资数据明显放缓、反内卷或对下游扩产产生负面影响,公司对下半年的信心来源?
答:虽近期 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外部环境需求疲软,但当前市场存在资源向头部企业靠拢的趋势,头部企业在解决方案、公司实力、品牌影响力及供应链与销售端均具优势。另外,如果外部环境持续低迷,则相关经济政策或将出台,以拉动需求增长。

问:工业自动化领域外资品牌库存周期恢复、价格竞争较去年缓和的背景下,公司感受到的市场状态?以及后续整体毛利率的趋势?
答:公司不掌握外资品牌库存周期情况。今年工业自动化产品价格虽有下降,但竞争激烈程度较 2024年有所减弱。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综合毛利率上半年整体上保持稳定,预计下半年整体毛利率仍将维持稳定。

问:国际品牌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经济型产品,公司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基于行业的定制化和多产品解决方案。此外,公司通过组织和营销策略的调整,特别是在对战略客户的管理上,明确五大目标规划,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从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变频器、伺服等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面向国际品牌的竞争策略取得良好成效。

问:工业机器人业务上半年销售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答:上半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面临较大压力。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公司主动放弃了部分低附加值项目,更注重选择有价值的项目推进。

问:变频器产品二季度收入有压力,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变频器产品收入二季度同比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①去年同期变频器产品收入基数较高;②今年变频器产品应用的主要下游(纺织、空压机、冶金、煤矿等)行业的需求较弱。

问:新能源汽车业务未来的市占率目标是多少?
答: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已成型,目前电控产品市占率约 10%,未来希望提升市占率至 20%。

问: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中,通用自动化、电梯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入分别为多少?
答:海外业务收入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业务贡献约 6亿元,电梯业务约 4亿元,通用自动化约 3亿元,统计口径以采购方在境外的为准。因财务报表严谨性,公司“借船出海”项目、海外 TOP客户在国内采购的项目,都未纳入海外收入数据,通用自动化的海外业务规模实际会大于上述数据。

问:展望未来两到三年,哪些海外市场有机会取得更高增长?是否有海外并购计划以加速海外发展?
答:未来 2到 3年,公司将围绕欧洲和新兴市场推进国际化业务落地。其中,欧洲聚集众多设备制造业头部客户,也是工业自动化企业大本营,公司将重点布局以推动该市场增长;东南亚、韩国、南美和中东等地区也具备较快增长潜力,其中东南亚和中东上半年已表现出显著增长。在并购方面,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找合适标的,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寻找具备品牌影响力、拥有独立管理体系的标的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也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

问:公司数字化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答:当前商业模式以项目型收入为主,订阅制及生态开发(如开放平台供他人开发)模式尚未成型。公司未来将通过项目运作打造场景化平台(例如从基础平台延伸出 FOS、FEMS平台),待平台通用性提升后,拟交由合作伙伴或客户进行低代码二次开发。从长远看,随着平台化程度提高,数字化业务有望逐步形成更稳定的收入结构。

问:公司在储能业务方面的拓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储能行业目前以大储项目为多,但从未来看,公司瞄准的是企业端的数字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储能产品作为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产品,是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还需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及与自动化的结合,实现对用电、电费、安全及碳排放的综合管理。公司目前基于 InoCube数字化平台搭建了 FEMS能源管理软件平台,正在尝试推进数字化能源管理的模式。

问: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开发,公司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进行产品开发,还是与客户深度绑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研发?
答:公司目前主要基于自身技术积累进行核心零部件产品开发,先搭建基础平台并开发标准化产品,随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对于尚未形成明确需求的客户,公司会引导其使用现有平台方案;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模式,以提升研发效率和决策速度。

问: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方面,公司认为目前哪些零部件具备较好的潜力?
答:公司目前研发的核心零部件:①驱动器和电机等产品,重点通过提升电机的扭矩密度和控制温升来解决行业痛点;公司会把电机在工业领域大批量应用的经验和相关技术积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②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已进入客户端送样阶段。③直线模组和旋转关节模组等产品在开发中,待产品发布后会在客户端进行推广。

问:人形机器人丝杠的技术积淀和客户拓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本身具备丝杠产品和技术的积累,丝杠产品主要面向注塑机、3C和机床等领域应用。在原有丝杠业务的基础上,围绕人形机器人应用的丝杆产品的需求,公司推进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开发。目前相关产品已向客户送样,但尚未实现量产。

问:人形机器人产品在未来正式发布后将如何拓展客户?侧重国内还是海外?
答:人形机器人的拓展,国内、国外客户均会接触。

问:公司对未来商业服务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场景的看法?
答:当前商业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落地多为实验性质或试用性质,还未进入量产阶段。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定位,优先做好高品质、高性能的核心零部件,为产业提供坚实的零部件基础;同时针对工业场景的需求,布局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问: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较好的原因,是否与下游车企回款改善有关?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较好,主要是销售规模扩大,销售商品收款同比增加的影响。此外,公司非常重视客户回款管理,下游经销商和直销客户的回款表现均比较好,其中也包括车企客户。

问:二季度非车业务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后续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
答:非汽车业务的利润主要来自通用自动化业务。展望下半年,公司仍将持续采取有效控费措施,希望保持利润增长趋势。

问:研发费用增长较多,当前研发侧重哪些领域?
答:公司研发费用率约 10%,投入重点主要为:①软件领域,包括 FA平台、PLC、CNC、数字化平台等,旨在弥补国内相关领域短板;②针对海外市场产品的开发;③其他战略业务投入,包括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汇川技术(300124)主营业务: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

汇川技术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5.09亿元,同比上升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上升40.15%;扣非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上升29.15%;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5.31亿元,同比上升18.9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上升25.9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上升12.59%;负债率49.14%,投资收益4.12亿元,财务费用-5211.56万元,毛利率30.2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5.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57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575.64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