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京东方A:8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建投证券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8-08 13:01:03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8日京东方A(00072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建投证券乔翔 周莞翔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投资者参观了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展厅,参观后与公司进行了交流。讨论的主要内容为回答投资者,答情况如下:
答:投资者参观了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展厅,参观后与公司进行了交流。讨论的主要内容为投资者提问,问情况如下
1、公司如何看待 LCD供需及产品价格趋势?
业内厂商持续践行“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根据咨询机构数据及分析,一季度,得益于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终端需求整体旺盛,行业内企业普遍保持高稼动率,LCD TV 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二季度以来,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边际效应发生变化,面板采购需求有所降温,行业内企业快速调整稼动率,应对需求变化;进入三季度,厂商去库存趋势延续,LCD TV 部分尺寸价格经历小幅下降后,八月份随着旺季面板备货需求的逐步恢复,部分 LCD TV面板价格开始企稳;展望三季度,预计行业稼动率有所恢复,LCD TV 面板价格有望全面企稳或再次上涨。
2、公司柔性 MOLED业务进展?
公司在柔性 MOLED 领域多年布局,已经构建起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并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在柔性MOLED领域全面覆盖手机主要 Top品牌客户,同时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抢抓市场机遇,匹配下游客户需求。
受行业淡旺季影响,上、下半年柔性 MOLED 出货量仍将有较大的差异。下半年,随着下游品牌厂商新机密集发布,MOLED整体出货量将有望比上半年环比持续提升。
3、未来 IT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根据咨询机构预测,在 IT 领域,未来 LCD 仍将是最主流的技术选择,而搭载 Mini LED背光的 LCD产品及 OLED产品在高端市场将持续快速成长。
具体来说,基于柔性 MOLED 更好的显示效果、更轻薄的产品形态,以及在可折叠、卷曲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柔性 MOLED产品在 NB、TPC产品上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成为高端 IT类产品的重要选择。
而通过 Oxide技术、Mini LED背光技术的应用,高端 LCD产品的性能持续提升,也将在 MNT和 NB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在进一步巩固 LCD产品、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公司投资建设第 8.6 代 MOLED 生产线,同步发展 MLED 业务,将助力公司实现高端 IT领域更广泛的技术覆盖,从而满足客户更多的技术、产品需求,进一步夯实公司在 IT 领域的整体领先地位。
4、公司投建的第 8.6代 MOLED生产线项目进度?
为更好的应对柔性 MOLED 在高端中尺寸产品领域的需求,公司于 2023年 11月宣布投资建设第 8.6代 MOLED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高端触控 OLED显示屏,该项目已于 2024年 3月完成奠基,9 月完成封顶,2025 年 5 月 20 日提前 4 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标志着该产线由建设阶段开始向产线运营阶段转换,为后续产品点亮及量产交付奠定坚实基础,有力推动全球 OLED显示产业向中尺寸领域加速迈进。
第 8.6代 MOLED 生产线预计于 2026年底实现量产。届时,公司将能够同步国际同业,抢占高端市场,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5、公司如何看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行业趋势方面,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在持续调整优化。一方面,供给端正在进入存量时代,需求端库存实现加速去化。另一方面,行业格局实现重塑,行业从过去的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逐渐转向追求“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通过践行“按需生产”,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产品趋势来看,LCD仍将是未来中长期显示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OLED 高端细分市场也在不断突破。其中,LCD需求结构不断优化,TV大尺寸化趋势势不可挡,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的推陈出新带来 LCD旺盛的市场生命力;OLED中折叠屏出货量份额持续提升,OLED在 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也将迎来更多机遇。
6、公司在供应链方面有哪些优势?
公司一直注重产业链建设和协同发展,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积极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链生态共建能力。
除了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外,公司还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等搭建联合实验平台等措施,共同开发行业领先技术,通过技术迭代来替代部分关键部品,有效降低供应风险。同时,公司在产业链方面持续积极布局,以促进产业链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京东方A(000725)主营业务: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智慧医工,“N”业务。

京东方A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05.99亿元,同比上升10.27%;归母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上升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上升126.56%;负债率50.67%,投资收益-5066.27万元,财务费用3.88亿元,毛利率15.7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5.73。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4.87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08.0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