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大湖股份(60025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7-24 21:01:00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大湖股份(60025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以向大健康产业升级发展为长远战略目标,将主要运营业务整体划分为两大板块:板块一是健康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包括淡水鱼类及相关水产品的养殖、加工和销售,白酒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保健品等产品的销售业务;板块二是以康复、护理为主的健康医疗业务。

    公司“健康产品+健康医疗”的发展思路,契合国家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发展理念,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营养和健康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聚焦发展“健康产品和健康医疗”两大板块的核心业务,推进公司稳健运营。

    1、鲜活水产品

    践行绿色养殖,维护生态和谐。公司现运行的水产养殖资源主要有津市西湖、澧县王家厂水库、汉寿安乐湖和石门皂市水库,主要集中分部在湖南常德区域,淡水养殖面积约为16.8万亩。公司两湖两库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政策,通过“养殖可净化水质的生物资产”、“投喂天然饵料”、“投放增殖性鱼类”等养殖作业活动,发展大水面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实现与水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

    制定投苗计划,确保生产稳定。公司依据往年投放鱼种数量、鱼种成长周期、年平均销售量等生产经验,并结合“以鳙鱼净化水质”和“丰富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环保理念,合理制定鱼种的采购投放计划,在投放小规格鱼种同时,投放一定比例的大规格鱼种,以确保在小规格鱼种长时间的养成周期内,当年投放以及历年养成的大规格鱼种能够保障当年客户的订单供应量,确保各渔场运营稳定。

    公司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生产主要采用“农户合作为主+自有养殖为辅”的模式,养殖技术水平与大闸蟹产量稳定,在不受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能能够满足占有市场的需求量。

    现销现捕,销售渠道成熟。公司两湖两库渔场采用“现销现捕”的模式捕捞,有机淡水鱼通过批发贸易商自提运往市场售卖,销售市场集中在中南、西南、华东、华北等地区。鲜活大闸蟹主要通过沃尔玛山姆、线下经销商销以及抖音、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销售,使用有氧冷链物流将鲜美的闸蟹销往中南、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

    2、冰鲜冻鲜水产品

    注重产品品质,夯实品牌信誉。公司在从事冰鲜冻鲜水产品加工的生产活动中,首抓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管控,从鳙鱼头、罗氏虾等优质鲜活原材料的择选到无菌生产车间加工,建立了符合国家ISO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与HACCP体系,并要求合作方严格按照公司的产品质量标准执行受托加工,在严格的检测、验收之后交付给客户,用产品品质托举企业品牌信誉,提升老客户的回购频次与新客户的开发率。

    以销定产,降低存货损坏灭失风险。公司冰鲜冻鲜水产品加工采用“订单式生产”的运营模式,开展采购、加工等生产活动,合理储备原材料与产成品,有效降低存货滞销、损坏变质风险。

    布局多元化渠道,奠定市场基础。公司向冰鲜冻鲜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探索多年,已开拓形成以商超为主、社区团购、前置仓、冰冻分销、餐饮酒店、电商等为辅的市场渠道,与沃尔玛山姆、天虹等核心渠道达成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冰鲜鱼类产品、阳澄湖大闸蟹、小龙虾系列产品、泰式咖喱虾等产品已入驻沃尔玛山姆、天虹、华润万家等商超的各地区域门店,营销网络已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中南等地的部分城市,未覆盖的区域细分市场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

    3、白酒

    传承酿酒工艺,酿造优质白酒。公司生产白酒的德山酒厂,酿酒环境得天独厚,古老的酿造车间承载了近70多年的酿酒历史,古法酿造技艺与坤沙工艺代代相传,优质的高粱经过固态泥窖发酵、续槽配料、混蒸混烧、量质摘酒工序后形成白酒原酒,装入陶坛分级贮存,酒体再经过分析、尝评勾兑等品酒调配工序,降低酒体的辛辣感,从而酿制出口感稳定、甘甜醇厚、入口留香的高品质白酒。

    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助力品牌价值转换。公司白酒品牌“德山”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蕴藏的不仅是德山酒的发展历程,更是本土人文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饱含着老一辈的德山情怀,在本土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经济价值转换力。公司研制了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三大香型,“德山德酱”“御品德山”“秘藏德山”“滴水洞”“德山大曲”五大系列白酒产品,每一系列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消费圈层和价格定位,近百年的老字号品牌已占有了一定的区域市场。 

    重视质量管控,追求卓越品质。公司德山酒业对于白酒酿造选用的高粱、曲块等原辅材料供应商,具有严格的资质审查流程,入库有严格的品控检测程序,从供应链源头保障酒体的品质,同时把控生产、检验、标签、包装、贮存、运输等每一道工序,为酿造高品质白酒奠定基础。

    凝聚目标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公司白酒的销售由子公司酒业营销负责,采用以经销商为主的销售模式开拓区域市场,经销商以年度销售任务为目标,以稳定价格体系为前提,在规定的销售区域内从事产品宣传、营销推广、发展分销渠道和产品销售等活动。公司通过座谈会、培训等方式,与经销商统一宣传、运营理念,通过组织旅游季、答谢会、表彰大会等形式,维系经销商群体,同时实施激励政策鼓励经销商奋力开拓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4、康复护理医疗

    专注康复护理,照亮康复曙光。公司在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国家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向康复护理医疗产业延伸发展,收购东方华康,布局了上海、常州、无锡康复护理医疗市场,并开拓杭州市场,现在运营的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包括上海金城护理院、无锡国济康复医院、无锡国济护理院、无锡国济颐养院、常州阳光康复医院、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杭州金诚护理院,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儿童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孕妇等,提供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老年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基础生活护理、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大型社会办康养医疗机构。

    严控医疗质量,守护生命健康。东方华康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运营理念,常态化从康复护理、辅助检查、中医治疗、院感、医保、病案管理等重点运营环节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通过组织专业培训、专家临床指导等方式,提升康复护理医疗水平,保障就医质量,为患着的生命健康负责。

    树立医疗口碑,提升品牌价值。公司下属各医院与知名医疗机构、高校和协会达成多方位战略合作,构建了优质、高效、成熟的康复护理医疗服务体系。同时以东方华康的名义,积极参加国际医疗大会、国际康复医学论坛等大型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康复医疗领域行业发展方向、信息化建设等专题,提升东方华康在业内的关注度和品牌价值,再通过品牌影响、口碑相传、社区义诊、医联体转诊等方式拓展市场,提升实际占用床日数,增强盈利能力。

    (二)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水产行业

    (1)产业政策助推水产行业稳健发展

    2020年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发布《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中央公布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1号文件和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均倡导水产养殖业的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2023年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发展健康养殖,将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促进养殖证核发全覆盖,不断推动水产养殖业的稳健发展。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到要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向标准化、生态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2024年1月,农业农村部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再次提到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制定全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稳定养殖水面空间,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行动,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5年3月,国家农业农村部联合卫生健康委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将发展鱼、虾蟹等安全优质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和冷藏保鲜等产业,以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和消费纳入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任务之一。

    从国家水产养殖产业政策来看,现在以及未来水产养殖业以实现大水面生态保护和渔业绿色智能化发展相融合为目标,运用水产健康绿色养殖技术,提升渔业在水域生态修复中的功能,不断完善大水面生态渔业管理协调机制,形成一批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格局;运用现代化渔业设施,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不断扩大水产养殖产能、调整水产结构,加快水产养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新型消费模式将被国家重点支持。2022年9月国家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加强水产品就地加工和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支持广东、福建等沿海和湖南、江西等内陆水产养殖大省,建设一批水产品就地加工及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支持淡水鱼、小龙虾等重点品种加工、预制菜生产、海洋食品及功能产品生产。2023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23)23号),推出了一系列加快推进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鼓励各地依托食品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对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主体,提供各类财政补助资金支持,落实企业研发分类奖补政策,以加强培育壮大预制菜企业;推动以“湘菜”为主要特色的预制菜企业、产品品牌建设,扩大“湘菜”预制菜品牌影响力等”。2024年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统筹布局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能,推动绿色加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加工减损节本、资源高效利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国家对预制菜等水产品(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建设的政策支持,促进了冷链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升预制菜等冰鲜冰冻水产品的保鲜度,拓宽销售半径,进一步推动预制菜等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

    (2)水产行业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及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至2023年,水产养殖面积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2023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同比增长7.28%,淡水养殖面积同比增长7.48%。2024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同比下降0.74%,淡水养殖面积同比下降1.51%。近5年水产品总产量、淡水产品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总体一直保持小幅增速增长,渔业产值及淡水养殖产值也是呈平稳增长态势。综上,2024年渔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水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符合大众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属于家常膳食,这将持续提升水产品供应端的增量,推动水产品市场的稳健运行。

    水产品加工业是连接渔业生产养殖与流通的桥梁,随着渔业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全国水产加工品总产量为2,253.76万吨,同比增长2.47%,其中淡水加工产品496.19万吨,同比增长2.02%。2024年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为2,647.99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为35.95%;用于加工的淡水产品为638.43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为17.56%,以上数据说明,目前全国水产品消费市场以鲜活水产品为主,加工品为次,从而映射出水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

    截至2023年,全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总数为9433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仅2726家,说明水产品加工行业的集中程度较低,但未来水产品加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市场的水产消费主要以鲜活水产品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宅”经济催化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人们对省时、健康、高性价比饮食的追求,连锁餐饮企业对标准化生产、降本增效的高需求,使得方便快捷的预制菜品受到餐饮行业等企业和个人消费端的追捧,需求量不断提升,水产预制菜在C端的市场需求,已成为水产品行业重要的、新的增长点。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10,720亿元,预计2025年酸菜鱼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204.7亿元,预制菜(含水产预制菜)市场的潜力巨大。水产预制菜的兴起,赋予了水产养殖及加工业新的契机和潜力,大大提升了水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而渠道和供应链优势成为抢占水产预制菜市场的关键竞争力。

    2、白酒行业

    (1)多项产业政策推进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酒种,在中国酒类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白酒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依旧,营收和利润仍有巨大的空间。2022年4月,《白酒质量要求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21)正式实施,明确了浓香型白酒主要原料、糖化发酵剂的规定,统一了酒体风格;明确了浓香型白酒“泥窖”“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的具体酿造方法和硬件支持;明确了在调酒过程中,不允许添加任何非自身发酵产生的调香物质,并禁止添加食用酒精。2022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实施的《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白酒行业的日渐规范促进了中、低端白酒企业在工艺、产品结构方面的升级改革,同时促使了白酒行业的价格升级。2022年10月,《白酒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QB/T5711-2022)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有助于白酒生产、销售企业健全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与管理。2023年3月发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的制度;同月发布的《广告绝对化用语执法指南》,明确了广告绝对化用语范围,更加规范了白酒企业的宣传经营;同月发布的《酶制剂质量要求第1部分:蛋白酶制剂》等18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细化白酒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

    国家对白酒行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明确白酒企业在原料采购、酿造方法、包装、运输、贮存、宣传推广等全环节的标准要求,推进了白酒企业的标准化、统一化,推动了白酒企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2)白酒行业的发展态势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态度的增强,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倾向于具有品牌、品质优势的白酒,从而推动白酒需求端的消费升级和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促使中高端以上白酒产品的消费比重提升,同时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低度酒品成为白酒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全国白酒企业数量下滑,知名规模以上酒企的盈利能力仍持续稳步增强,市场份额仍将继续向龙头企业聚集,产业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高端酒企龙头垄断格局日渐稳固,凭借其资金、规模、品牌优势寻找新的发力点,将会进一步挤压中小酒企业的生存空间。但是白酒因地域、文化、口感、工艺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地方性消费习惯,区域性品牌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力点,德山酒业面对全国性名酒和省级强势名酒渠道下沉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市场投入,树立区域品牌优势,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化、健康化、效益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

    3、康复护理医疗服务行业

    (1)产业政策支持民营康复护理医疗机构的发展

    康复护理医疗服务业自2010年《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的发布至国家卫健委2023年6月关于《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13-2025年)》的发布,可以看出国家对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越加重视。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大对康复行业的支持保障力度,鼓励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等专科医院的建设,加强康复医疗人才的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康复医疗体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和提供多种多样的医疗服务,推动康复护理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助推康复护理医疗服务市场供给扩大。

    (2)康复护理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的出院人次数约为449万人次,6年复合增速达5.34%,康复医院出院人次数约为109万人次,6年复合增速达8.07%,说明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的出院人数、康复医院的年出院人次逐年提升,康复需求群体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学科的床位数达34.43万张,5年复合增速达9.88%。

    根据《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0-2035年)》中的人均康复床位目标,即每千人 0.5张,估算2030年全国康复床位总目标约为70万张,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2022年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作为基数,缺口达约36万张。根据毕马威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联合发布的《康复医疗趋势引领新蓝海》报告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00亿元。由此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不同康复需求群体的增加,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康复医疗服务行业主要是以民营康复医院为主导的结构化市场,拥有复制能力强、精细化管理能力强的连锁康复医院,其品牌影响力及业务覆盖范围更大,在抢占康复医院市场份额中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实体经济发展充满严峻的挑战,也蕴藏着新的契机。上半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增速压力,公司及全体分子公司在董事会的战略引领下,以行业壁垒和核心竞争力为优势,凝心聚力,赋能创新,扎实开展生产运营工作,经营管理层携领全体员工,恪尽职守稳生产、做产品、拓渠道、提销量、控成本、强内控、稳业绩,推动公司稳健发展。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54.2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7.16万元,同比减亏1,128.08万元,主要经营和业绩情况如下: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坚持创新研发冻鲜水产品,根据市场调研、热销单品的市场消化力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不同口味的偏好程度,坚持自有研发调配,持续横向丰富产品大类,纵向细化单品系列,为B端客户和C端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选择。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研的冻鲜新品有肉蟹煲,同时也在调配热卖单品咖喱虾等产品的新口味。

    在产品销售方面,公司负责运营冰鲜冻鲜水产品的主体,通过实施优化、升级产品结构等一系列策略,使得上半年冻鲜水产品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4.99%,毛利同比增加420.42万元,主要增长原由,一是2024年下半年才上市的冻鲜新品泰式咖喱虾和花雕熟醉蟹,在今年上半年贡献销售收入3,078.76万元,二是冻鲜小龙虾及龙虾延伸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19.90%。公司冻鲜小龙虾及龙虾延伸系列产品凭借稳定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度,稳居公司明星产品销量第一的宝座。公司白酒产品受消费降级以及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销量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00%。

    在医疗业务方面,公司下属康复护理医疗及附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下降8.36%,主要是由于常州阳光康复医院受行业政策的影响,日均住院结算费用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2.97%,无锡国济两家医院受市场影响,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及日均住院结算费用有所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89%,上海金城护理院的实际床位使用率稳定在98%左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2%。

    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坚持“品牌服务企业发展”的理念,深度打造大湖自有品牌,用产品品质、营销推广等运营活动,强化“大湖”“阳澄湖”“德山”“东方华康”的品牌价值。上半年,公司子公司上海金城护理院被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人民政府授予“2024年度颛桥镇‘金颛’企业50强”、“2024年度颛桥镇‘人文和谐奖’”;杭州金诚护理院被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促进会选聘为“副会长单位”。

    在人才培育方面,公司注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储备公司稳定、持续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上半年,公司子公司常州阳光康复医院、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的参赛康复医师、治疗师分别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认知障碍康复病例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优秀奖;德山酒业的品酒师和酿酒师在2025年常德市品酒师/酿酒师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取得冠军、亚军头衔。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