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19:01:18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3日远光软件(002063)发布公告称富达基金张笑牧 关向欣 覃晓曦于2025年7月3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相比传统管理软件,远光 DAP 的核心技术与特点是什么?
答:远光 DP,基于云原生的智能化架构,将企业管理模型、数据服务、I 技术能力全面整合,为企业提供可拓展的数字化平台,推动从业务信息化向管理智能化的深度转型,助力构建开放共生的产业互联生态,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管理模型方面,DP 满足多类行业的先进数字化管理要求,支持统分结合,集权有度、分权有序的集团管控模式。在数据服务方面,DP能够全量汇聚企业内外部数据,构建全息数据立方体,提供实时、准确、科学的智能决策分析及洞察能力。在 I技术方面,DP提供企业级全栈 I 服务,内置丰富的场景智能体应用,实现全流程自动感知分析、优化,支撑人机协同。 远光 DP 的产品特点可概括为“三高三全”。三高,即高度适应管理变化、高度满足集团管控、高度支持共建共享,三全,则指全自主可控、全业务覆盖、全智能引领。
问: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有哪些业务机遇?
答:在电力市场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市场主体面临着多资源类型、多交易品种、多交易窗口、多交易区域的高频协同交易局面,交易场景复杂多样。市场主体需要更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撑手段。
发电企业需要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性和多电源协同优化能力;售电公司需要加强负荷预测精度和现货报价决策能力;独立储能运营商需要完善成本核算、多市场收益测算和智能交易策略;虚拟电厂需要建立资源评估、多市场协同和调度控制能力。市场主体的能力提升需求,为公司的电力交易信息化带来重大机遇,重点落地场景包括基于 I的功率预测、负荷预测和电价预测、多能源协同交易决策、储能成本测算、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评估和多资源协同调度控制。
问:人工智能的业务布局有哪些?
答:远光软件于 2015年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持续迭代研发和客户实践应用,依托融合了全栈 I技术能力的企业级复合 I平台,研发了上千款 RP机器人,发布了智能票据交收终端、智能 U 盾管家等智能设备,形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 3+N 业务模式。在大模型技术研究应用上,重点研究了 RG、I agent 等技术,发布了远光智言 2.0、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应用平台、数智人超级助理。围绕企业各类业务场景,发布了知识智能问、数据智能填报、报告智能生成、数据智能分析、操作智能交互等系列智能体应用,提升了 DP 产品智能化程度,在国网、南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大型国央企集团,以及西部矿业、华山医院、北大口腔等非电行业客户有着大量的应用案例。
问:公司人工智能业务需求是否有变化,未来规划怎么样?
答:在 Deepseek 等 I 领军企业的市场示范效应下,公司各行业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特别是聚焦于大模型技术与垂直业务场景的深度耦合需求,提出了明确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划和布局。
未来,远光软件将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在 I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上深入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方面,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依托远光研究院进行前沿技术预研、攻关,加快 I中台研发,围绕企业财务、审计、供应链等业务场景,通过“智能体应用+嵌入式智能”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并重的策略,联合头部企业、高校、客户技术团队等更多合作伙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体验。
问:公司电力行业外的拓展情况如何?
答:关于电力行业外的市场拓展,公司这几年已经在一些行业建立了标杆项目,包括建筑行业、装备制造行业、医疗行业等。这些都为后面的拓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比如说医疗行业,我们今年会在之前的智慧运营的标杆项目基础上,让公司全国的分支机构面向各地的医院全面推广。其他行业也是类似的做法,我们今年还会再打造新的行业标杆,在打造标杆的基础上再去进一步推广。
问:公司 24年产品收入分类单列了人工智能业务,主要的考虑是什么?
答:今年以来,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公司也会在这块加大投入,并且人工智能业务在原分类“前沿技术”的营收体量占比很高,同时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所以公司将人工智能业务单列出来,方便投资者了解业务发展情况。
远光软件(002063)主营业务:包括数字企业、智慧能源、信创平台、社会互联等。
远光软件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17亿元,同比下降9.47%;归母净利润938.84万元,同比上升2.66%;扣非净利润829.09万元,同比下降0.41%;负债率12.03%,投资收益-102.08万元,财务费用-107.01万元,毛利率54.3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84。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7767.48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79.9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