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23 19:06:30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3日海尔生物(68813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接受机构调研,红土创新基金、华福证券、上海尘星资管、中信保诚基金、中邮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对分析仪器业务的规划是怎样的?
答:公司发展方向是为用户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分析仪器作为实验室必要的一环在公司完整的规划中。同时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国产替代尤其是分析仪器已经从一个选项转变为必选项。海尔生物将从完整的产品矩阵和整体解决方案维度为用户提供服务。
2024年,公司成功收购了上海元析仪器,正式切入分析仪器赛道。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样品前处理、水质检测这些领域有核心技术优势,手握70多项核心专利。收购完成后,元析仪器在研发端持续产出Q8双单色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水质检测自动化方案,并获得2024年上海市科技小巨人的称号,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虽然公司已经并购了元析,但是细分的分析仪器品类比较多。因此分析仪器作为公司整体并购规划中的重要板块,在品类扩展上,公司会持续聚焦并购,此外另一种方式是会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用户进行共研,持续扩展分析仪器。
问题二公司目前的非存储新产业整体情况如何?保持快速增长的核心增长动能主要是什么?
以过去的2024年全年来看,公司非存储新产业全年增速21.2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5.47%,较去年提升7.93个百分点,用药自动化、实验室耗材、数字化公卫、采浆耗材等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具体来看,海尔血技在2024年实现了收入增长14%,其增速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3倍;金卫信收入增幅达到了47%;智慧药房(用药自动化)收入增幅接近翻番;液氮板块收入增长了近20%。
展望未来,非存储新产业的发展动能简单来说就是新场景和新产品的双重驱动。新场景是指随着现有新产品处于放量期,正在从已进入的用户场景延伸到新场景上,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公司在用户场景的快速延伸和拓展;新产品是指公司持续丰富已有的产品系列并新增新的品类,进一步丰富仪器、耗材和服务的产品组合。
问题三国内市场不同渠道的需求情况如何?
医院方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医疗技术的应用,以及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上智能化升级趋势,国内市场的需求将不断释放;科研方面,随着“两重两新”的实施,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重点国家实验室建设等需求凸显;药企端的用户需求也正在朝着高端、场景、安全等方向发展,此外新兴疗法的蓬勃发展也是公司看到的用户机会。近年来海尔生物不断技术更新和迭代,产品和方案正向覆盖多科室、多应用的场景化,和融合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端化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问题四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呢?后续对公司的利润表现应该如何预期?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则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持续进行中长期战略投入所致公司持续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引入专业人才强化技术平台,深化产学研共创加速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全球市场组织体系建设夯实直面用户的能力、加大品牌营销推广力度,有力支持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招采数据通显示公司生物安全柜产品一季度市占率已提升至国内第二品牌。上述投入虽然对短期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但组织能力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落地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公司整体战略和目标规划上,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公司产品方案矩阵,为中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公司穿越周期时,对冲周期性调整提供可能。当然盈利能力管理仍然是公司重要的管理方向,相信未来随着新业务的放量和降本增效,公司的盈利能力将持续优化和升级。
问题五中长期来看,支持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有哪些?
中长期来看,公司组织能力的提升很好的支撑了业务发展布局落地,持续发展动能不断得到强化。公司所处的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赛道具有“大市场,小细分,多产品,多应用”的特点,因此公司也形成了“强势产业持续夯实引领、新产业多品类加速协同发展、未来产业积极探索布局”的发展梯次
在强势低温产业上,公司稳步扩大市场竞争力并持续创新引领。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超低温产品、深低温液氮罐、恒温医用冷藏箱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海外2024年超低温、低温、恒温等产品双位数增长。在此基础上,公司深度融合自动化等技术,2024年推出“生命方舟系列”“无极系列”“超能系列”等数智样本库方案,其中“生命方舟”为全球首创的第四代生物样本库,超绿技术(超级节能技术)创下全球领先能耗新纪录,为强势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新产业上,公司加快多品类的创新布局和市场协同。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面向科研、制药、医院等用户的多品类创新方案矩阵,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良好支撑,而后续市场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将持续支撑新产业的放量与创新。国内和海外市场不断提升用户场景的交互、定制和持续服务能力,新产业的市场协同效应得到放大。国内市场上,除了场景方案业务发展良好之外,2024年国内单用户价值提升50%多,复购用户数量占比达38%。海外市场不仅低温业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土化企划和本土化运营的逐渐深化也带动了用药自动化、离心机、培养箱、实验室耗材等新品类高速增长,海外长期发展动力充足。依托六大技术平台,加大人才开放引入力度,新产业品类和产品持续丰富。2024年研发效率持续提升,推出了水套式培养箱、霉菌培养箱、独立通风实验动物笼具、无菌隔离器、肿瘤配液机器人、冷藏针剂盒装发药机等新品;除此之外,公司在多场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创新推出了I自动化细胞培养、I自动化药房等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了个性化体验、效率提升甚至是工作流的价值重构。
在未来产业上,公司积极拓展用户共创生态,加快投资并购步伐。一方面,公司始终秉持开放共创的理念,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用户深度共创。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发挥并购整合能力的优势,通过外延并购细分行业龙头快速切入新赛道,通过各业务间的互补协同挖掘增长动能。2024年公司并购上海元析切入分析仪器赛道;既往的并购整合效果也非常显著,不论是液氮业务、海尔血技,还是金卫信、药房自动化,公司并购之后给予了全方位的赋能和支持,发展的都不错。
海尔生物(688139)主营业务:以创用户最佳体验为目标,面向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生命科学用户和医院、疾控、血站、基层公卫等医疗卫生用户,提供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海尔生物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89亿元,同比上升0.3%;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19.88%;扣非净利润9916.83万元,同比下降25.38%;负债率19.24%,投资收益753.1万元,财务费用-602.49万元,毛利率48.3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2.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979.0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2.55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大众证券报
2025-05-23
证券之星公告
2025-05-23
证券之星公告
2025-05-2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2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23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