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浙江建投: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5-13 19:17:07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13日浙江建投(00276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在工程相关其他业务取得增长,未来怎样继续挖掘该板块的潜力实现更大发展?
答:公司将加强产业协同,释放聚合效能。完善集团内部产业链管理机制,强化制度刚性执行,优化战略性,做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问:公司在项目管理上实施了分级分类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如何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通过多点发力多元赋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1、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团队遴选机制;2、强化法人管项目,抓好项目标准化管理;3、以数智技术助力项目建设和管理。

问:公司在市场布局上不断调整优化,设立了区域办事处和海外机构等,在 2025年预计会带来哪些积极变化?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发挥区域拓展效能,提升杭州市外省内业务规模,实现 11个设区市一级资质公司全覆盖。加快释放区域办事处经营效能,全面提升自主承接业务规模。组建省外区域总部,加强省外区域市场资源辐射。紧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系统谋划设立海外新国别市场经营单元,并积极带动相关子公司抱团走出去。

问:在推动内部产业链集采集供效益提升方面,公司有哪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以降低采购成本?
答:公司积极完善集团内部产业链管理机制,强化制度刚性执行,优化战略性、推动内部产业链集采集供效益稳步提升。积极打造优质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加快推动集中采购提质扩面,提升大宗材料集中采购比例,有效赋能降本增效。

问:公司在产业协同方面如何进一步完善内部产业链管理机制,提高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答:公司积极完善集团内部产业链管理机制,强化制度刚性执行,优化战略性、培育型内部产业链产品保护期机制,发挥内部产业链争议协调小组功能,做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推动内部产业链集采集供效益稳步提升。

问:公司在参与“千项万亿”“千万工程”等重大项目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效益?
答:公司将积极发挥好自身行业资质优势、国企品牌优势、规模布局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及人才和技术优势,聚焦政策导向与市场布局,积极对接“千项万亿”“千万工程”“三大工程”等重大项目,优化省内外及海外市场拓展,创新“浙建+”、“+浙建”商业模式,推动设计施工产品线升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老旧小区改造、新能源、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强化内部产业链协同,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与绿色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在新签合同额和总产值方面有一定成绩,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签合同质量促进总产值的增长?
答:公司未来将聚焦政策导向与市场布局,积极对接“千项万亿”“千万工程”“三大工程”等重大项目,优化省内外及海外市场拓展,创新“浙建+”、“+浙建”商业模式,推动设计施工产品线升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老旧小区改造、新能源、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强化内部产业链协同,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与绿色化。

问:公司在推进“十大专项行动”过程中,如何加强各行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详情请见公司于 2025年 4月 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 2024年度报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尊敬的领导,下午好!作为中小投资者,有以下问题:1、公司发行的 10亿元可转债尚未转股,后期如何推动转股?近期还考虑通过下修?2、年报显示国外业务有 62亿元,请简要介绍一下关税和贸易战对本行业、公司的影响及目前的应对举措。另,对美业务请一并介绍。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至到 2025年 3月 31日,共有 48,616张“浙建转债”,转换成公司股票,转股数为 443,478股,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适时推动下修转股。公司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北非等地区,海外在建项目进展正常,暂未受到关税和贸易战影响,公司暂无对美业务。

问: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整,公司如何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挑战?
答:公司将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技术创新、风险管控等措施,有效应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挑战。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拓展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支持领域,同时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抗周期能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问:公司计划进入康养产业,有哪些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已经开展,后续有何具体发展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集团所属公司承办适老化和智能化产品展,全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通过切入家装市场行业为“好房子”品牌赋能,推进装配式装修,加快推进适老化投资运营等业务。

问:面对行业竞争同质化问题,公司将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答:公司将积极发挥好自身行业资质优势、国企品牌优势、规模布局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及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在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领域有哪些技术研发方向和项目规划以响应“双碳”目标?
答: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公司着力于加强先进建造技术研发,系统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建造、节能环保等科技成果产品化,打造浙建特色的具有技术优势的智慧化绿色化产品。同时加快布局新兴产业,积极拓展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建筑垃圾末端处理等业务。

问:公司的国企品牌优势显著,承建了许多重点重大标志性工程,未来如何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详情请见公司于 2025年 4月 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 2024年度报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浙江建投拥有众多行业资质,如何利用这些资质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市场竞争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详情请见公司于 2025年 4月 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 2024年度报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在优化装备制造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如拓展高端装备领域等,将会有哪些系统性布局?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探索进入建筑机器人研发生产领域,推广使用建筑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升降机,加快适用于核电、风电、输变电、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超大型设备的研发。

问:公司在面对政策环境变化时,如“双碳”目标、城市更新政策等,如何快速响应并抓住机遇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答:公司将因势而谋变革创新,加快步伐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布局新兴产业,找准点位集能优势。突破进入新型能源、综合交通、海洋经济等新领域市场,加快落地新赛道布局项目。二是加强产业协同,释放聚合效能。三是优化装备制造,扩大产业规模。着眼“两重”项目建设,把前沿科技融入工业装备制造,引导集团制造业新产品开发应用。

问:面对市场变化,公司在工业制造业务方面计划如何调整和优化提升业务竞争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把前沿科技融入工业装备制造,引导集团制造业新产品开发转化,结合当前智能建造示范项目和试点城市发展趋势,推广使用建筑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升降机。推动绿色智能建造发展,加强在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领域生产设备和用能设备的技术更新和改造提升。

问:报告期公司四大费用如何,2025年有哪些降本增效举措?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6.61%,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23.04%,利息费用同比下降 4.39%,研发投入同比上升 3.53%。2025年公司将加强成本和招采管理,打造优质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加快推动集中采购提质扩面,提升大宗材料集中采购比例,有效赋能降本增效。

问:公司二级市场股价已经位于低位,在市值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是否有回购股份计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好自身主业,通过优化经营、加强信披、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回报全体股东。如涉及回购等重大事项,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贵司市值目前不足百亿,在市值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好自身主业,通过优化经营、加强信披、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回报全体股东。

问:报告期公司海外销售收入情况如何,未来是否有海外市场拓展举措?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4年境外营收同比增长8.96%。2025年公司将紧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系统谋划设立海外新国别市场经营单元,并积极带动相关子公司抱团走出去,发挥集团全产业链作用,争取更多新领域、新业态项目落地,大力拓展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外贸业务。

问:报告期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如何,如何平衡投资者回报与公司长期发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保障资金充沛的情况下,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公司拟以2024年12月31日总股本1,081,782,93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送现金股利 0.5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股利 54,089,146.95元,届时公司将以最新股本为基准,按照分配比例不变的原则对分配总额进行调整。

问:公司在拓展新兴产业方面计划进入新型能源、海洋经济等领域,目前有哪些前期准备工作和战略规划?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正在推进浙建科创园投资建设,高标准召开了转型升级发展大会。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建造、城市运营、数字经济等 5大新赛道新方向进行布局探索,加快推进适老化投资运营、工商业储能建设等业务,制定出台转型升级项目相关激励政策,加强转型升级项目攻坚团队的运行和保障机制,积极拓展新产品、新赛道,实施有限多元。

浙江建投(002761)主营业务:建筑施工业务以及与建筑主业产业链相配套的工程设计、建筑产业投资业务、建筑工业制造业务及建筑专业服务五大板块。

浙江建投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01.82亿元,同比上升5.33%;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上升11.62%;扣非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上升26.04%;负债率91.6%,投资收益190.52万元,财务费用-7795.35万元,毛利率4.06%。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6812.7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52.63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