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17:17:31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9日鼎汉技术(300011)发布公告称长江证券、工银瑞信、华龙证券、上海雅策于2025年4月29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关于广州市出台的并购重组相关政策文件,公司未来是否考虑投资并购相关?
答:为做好广州市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并购重组相关工作,《广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简称“并购重组十条”)于 2025年 04月 08日正式印发出台,从政策指导支撑、产业发展趋势、金融赋能等方面推动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跃升,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创新技术融合发展、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转型,逐步提高盈利能力、综合竞争力和产业链主导力。公司作为广州国资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此良好的政策支持背景下,深知并购重组是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希望能通过更多方式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公司配备专门的投资并购团队,持续关注和挖掘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有助于公司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良好成长性、与公司具有良好协同效应的优质资产,努力构建降低行业变动风险、支撑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第二增长极。目前暂未有明确意向,后续如涉及相关事项,公司会根据监管要求及时披露。
问:广东省发布了关于机器人、AI的相关支持政策,公司在这些领域是否有业务?
答: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决策,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 2025年 03月 10日发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25〕6号)(以下简称“本政策措施”)。本政策措施将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完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源创新生态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人才等关键支持。目前,公司正努力推进研发平台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优化研发设备,强化大数据处理平台,引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技术,全面提升研发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已推出多款基于 AI技术的智能化系统,如:车底智能检测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机器视觉、激光扫描测量等先进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的底部进行全面扫描,生成包括 3D点云和 2D图像在内的全面检测数据;以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赋能 AI算法和图像视觉及传感器技术,应用场景包括打磨、抛光、上下料、分拣作业的工业机器人等;运用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AI技术的货车装载状态高清智能检测系统、网轨隧综合智能运维系统、城轨车辆综合智能运维系统等。其中,智慧化解决方案在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2.65亿;工业机器人产品尚处于市场拓展初期,规模较小。未来,公司会紧密围绕各级政策支持方向,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创新和市场机遇,加快对机器人、AI等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学习,尤其在图像、语音、数据等多模态融合分析方面,结合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相关解决方案,努力实现更多场景应用,并不断推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延伸拓展,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问:公司 2024年新增订单、在手订单的情况以及未来转化进度如何?
答:2024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 18.36亿元,截至 2024年年末,公司在手订单25.68亿元;2025年 1-3月,公司实现新增订单 4.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8.38%。公司轨道交通领域的订单具体需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客户要货需求、合同约定安排等进行交付,一般将会在 6个月至 2年之间陆续完成,同时也会存在项目建设、客户要货提前或滞后等其他影响交付计划的情形。此外,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不断推动新增订单落地,同时不断加强交付周期较短的新业务市场突破,为公司业绩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问:公司内部管理方面,有哪些改进计划?
答:公司将重点以“降本增效”为主要抓手,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努力提升经营业绩。比如成立专班工作组,从费用压降、成本优化、两金压降等方面系统性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采取系列措施降低销售费用、管理上向精益化与高效能方向聚焦、对财务状况的持续优化,持续提升费用压降效果;通过夯实制造环节的变革成果、优化采购管理,力争成本优化;持续优化降本增效工作,结合有效推进符合各业务条线特点的S&OP机制或项目管理机制的运行、强化回款工作专班运行,完成“两金”压降。
问:定增目前进展如何?
答:2024年 09月 13日,公司发布再融资预案等相关公告,控股股东工控资本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份,认购数量为不超过 5,360万股。2025年01月,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事宜已履行国资相关审批程序。2025年 02月 13日,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事宜已经 2025年第一次临时大会审议通过。2025年 04月 02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北京鼎汉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通知》,深交所对公司报送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申请文件齐备,决定予以受理。未来,公司将积极推进向控股股东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并将根据该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国资赋能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控股企业中的一员,国有资本可通过导入业务资源、支持信贷额度、协助项目落地、输入优秀管理人才、完善科学管理体系等方面为公司赋能,结合公司本次向公司控股股东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公司股权结构及资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为公司业务拓展、技术创新不断蓄能。科学治理方面,公司已初步建立起国有资本为基础、市场化效率为动力、上市公司体系为保障的混合所有制治理模式,并不断改进完善相关运作机制,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为主线,打造“合规+价值”双驱动的治理机制,优化多元股东协同模式,强化战略决策的开放性与科学性,能够在保障国有资本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充分释放社会资本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创新发展方面,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深耕+应用创新”的方式,依托年均超过一亿元的高水平研发投入,构筑起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与智慧化解决方案技术领先的核心竞争力“护城河”,并不断在关键细分领域持续创新突破,比如信号电源产品持续迭代,通过引入双总线架构技术、树状拓扑配电技术、智能运维技术等,不断引领该产品在行业内的技术革新;中/高频车载辅助电源系统凭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质量可靠、效率更高等优势,目前已在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 CR450动车组上实现装车;轨道交通空调产品持续深化绿色、环保、低碳与智能技术创新,利用综合直流空调技术提升效率及减重节能,应用环保制冷剂及变频热泵、智能运维等技术,驱动产品向高效节能与智慧物联方向升级,助力客户达成低碳转型目标;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将物理传感、物联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轨道交通应用场景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先进的智慧化服务。客户服务方面,公司销售与服务平台,覆盖所有轨道交通线路,结合客户需求实时快速响应,售前、售中体系联合启动,第一时间提供满足各级客户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研发平台整合性能测试、敏捷开发、AI协同等技术手段,为满足客户节能降耗、智能运维等定制化需求提供保障,通过“研-产-销”联动机制,实现技术方案与实施交付的高效转化;公司供应链系统充分利用 CRM、ERP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从需求输入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可视化管控,柔性生产线及质量保障体系为满足行业客户各类订单需求提供有效支撑;公司完善的售后维修及运营维护服务体系,通过“现场+线上”的方式 7×24小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专业的技术团队及设备仪器、规范的服务流程及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及黏性。
问: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新增投资方面,2024年,国内铁路投资回暖,全年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较 2023年增长 11.3%,创历史新高;若“十四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与“十三五”持平,则 2025年全年投资规模有望超过 9,000亿元,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国际公认的低能耗、大运量的绿色交通,以其速度快、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成为绿色出行首选,根据中国城轨协会预测,“十四五”期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规模将接近 1.3万公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维护更新方面,交通运输部等十三个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行业整体效能提供政策支撑;根据相关修程修制规定,列车在运行 5年—12年或达到一定里程数,会陆续进入大架修以及四/五级修期,随着客运量的恢复与提升带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里程数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推动在行设备加大更新换代力度,相关设备进入维修更换期以及升级改造需求不断加大,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将叠加新的增长机会。此外,随着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运用将为轨道交通行业“智慧化”发展迎来更大的发展及应用空间。
鼎汉技术(300011)主营业务:轨道交通各类电气化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维护及智慧化解决方案,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其他配套产品和服务。
鼎汉技术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85亿元,同比上升3.55%;归母净利润-1499.72万元,同比下降410.48%;扣非净利润-1585.75万元,同比下降809.32%;负债率64.57%,投资收益74.28万元,财务费用937.25万元,毛利率29.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