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07:50:32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邹臣近期对中微公司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4年报及25Q1季报点评:刻蚀设备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多款薄膜沉积设备获得重复性订单》,给予中微公司买入评级。
中微公司(688012)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3%;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9.53%;扣非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1%;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73亿元,同比+35.40%,环比-38.92%;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25.67%,环比-55.45%;扣非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13.44%,环比-48.09%。
投资要点:
营收持续高速成长,合同负债与存货大幅增长。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在国内外持续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针对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中关键刻蚀工艺的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公司的薄膜设备已经顺利进入市场,并开始贡献收入,推动公司整体营收持续高速成长。公司2024年实现毛利率为41.06%,同比下降4.77%,25Q1毛利率为41.54%,同比下降3.40%,环比提升2.28%;公司2024年实现净利率为17.81%,同比下降10.67%,25Q1净利率为14.18%,同比下降1.32%,环比下降5.55%。由于市场对公司开发多种新设备的需求急剧增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24年研发投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约94.3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7.05%;25Q1公司研发投入约6.87亿元,同比增长约90.53%。25Q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30.67亿元,较24Q1末大幅增长162.36%,较24年底增长18.60%;25Q1末公司存货为74.48亿元,较24Q1末增长33.38%,较24年底增长5.81%;公司合同负债与存货大幅增长,为后续营收持续高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CCP与ICP刻蚀设备优势突出,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公司的CCP与ICP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可以覆盖国内95%以上的刻蚀应用需求,受益于公司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2024年公司CCP与ICP刻蚀设备的销售增长和在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均大幅提升。公司CCP刻蚀设备中双反应台Primo D-RIE、PrimoAD-RIE、Primo AD-RIEe,单反应台PrimoHD-RIE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生产线,2024年付运量同比增长逾100%;具有动态可调电极间距功能的双反应台Primo SD-RIE进入先进逻辑生产线验证关键工艺;用于高精度高选择比刻蚀工艺的单
反应台产品Primo HD-RIEe,和用于超高深宽比刻蚀工艺的PrimoUD-RIE实现规模付运;2024年公司CCP刻蚀设备生产付运超过1200反应台,创历史新高。公司的ICP刻蚀设备在涵盖逻辑、DRAM、3D NAND、功率和电源管理、以及微电机系统等芯片和器件的50多个客户的生产线上量产,并继续验证更多ICP刻蚀工艺;2024年,公司ICP刻蚀设备在客户端的累计安装数达到1025个反应台,近四年年均增长大于100%。2024年,公司推出了适用于更高深宽比结构刻蚀的Nanova LUX-WT和Nanova LUX-Cryo两种ICP设备,这些配备新功能的Nanova系列产品提升了ICP刻蚀设备的刻蚀能力,有效地扩大了公司ICP设备在芯片制造中的量产刻蚀工艺覆盖率,获得重要客户的批量重复订单,实现了高速成长。
多款薄膜沉积设备顺利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近两年公司新开发的LPCVD和ALD薄膜设备,已有多款新型设备顺利进入市场并获得重要客户的重复性订单。公司完全自主设计开发的双台机钨系列设备,生产效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公司开发的金属钨系列在生产稳定性上也表现出了突出性能,其中原子层沉积金属钨产品晶圆间薄膜均一性达到了小于1%的水平。公司新推出自主开发的金属栅系列产品,继承中微独特的双反应台设计,通过中微专利的多级匀气混气设计,基于模型算法的加热系统设计和可实现高效原子层沉积反应的反应腔流导设计等,具备高输出效率的同时,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先进逻辑关键金属栅应用需求。公司LPCVD设备出货量已突破150多个反应台,2024年得到约4.76亿元批量订单,其他二十多种导体薄膜沉积设备也将陆续进入市场,能够覆盖全部类别的先进金属应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刻蚀设备与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具有完整的单台和双台刻蚀设备布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品升级快速迭代、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CCP与ICP刻蚀设备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多款薄膜沉积设备顺利进入市场,并获得重复性订单,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为120.43/155.23/198.09亿元,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22.94/30.96/41.10亿元,对应的EPS为3.69/4.97/6.60元,对应PE为50.87/37.68/28.3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冲突加剧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北证券李玖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59.83%,其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3.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48.85。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0家,增持评级7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3.39。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