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8 16:00:46
证券之星消息,云涌科技(688060)04月2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公司市值已从上市初期50亿缩水至不足20亿,但仍在持续投入长周期、低毛利业务。管理层是否考虑过被并购或转型的可能性?若3年内无法实现技术突破,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行业整合的对象?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衷心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自上市以来,公司始终聚焦在电力信息化、工业信息安全、国产化替代及配网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市场需求挖掘与业务布局。业务方面,尽管部分定制化业务存在项目周期长的行业特性,但其盈利水平仍能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公司移动运维网关、可信管理平台可信根、国产化平台电力专用设备等重要产品交付量同比实现增长,带动工业信息安全类业务毛利率增加0.35个百分点;公司上市后管理层一直在探讨从行业定制走向品牌化和通用化的道路,明确将技术产品化、产品标准化、行业规模化作为公司产品战略升级核心路径,公司具备多年嵌入式平台的开发技术,底层安全技术积累,行业应用和中间件软件的开发能力,同时也有完整的生产质量体系,公司希望以此切入其它行业赛道,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甚至爆发点,在进入新行业和市场的过程中,部分产品和业务线毛利率水平确实低于公司传统产品,但公司希望这样的尝试能为公司打开一个新的行业市场,在核心技术方向不变或不大变的情况下,为公司构建第二增长曲线。技术方面,公司有信心确保公司技术发展路线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公司正努力结合技术优势加速产品化进程,尽快将公司技术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业务收入上。
投资者:副总经理计划减持0.83%股份,但公司同期宣称‘长期看好行业前景’。管理层是否在用减持行为暗示对未来真实判断?员工持股计划为何迟迟未见推进?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本次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主要因其个人资金需求,减持后仍为公司大股东,且任职并未发生变化,公司管理层也始终看好行业前景及公司发展前景,公司2024年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333,800股,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但考虑到前次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并不理想,公司希望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后配合薪酬结构调整进行新一轮的股权激励,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2023年向关联方采购金额同比激增200%,但未披露具体采购内容。请公开关联交易定价机制及比价流程。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严格遵循关联交易相关规范制度,2023、2024年并未发生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或接受劳务情形,存在向关联方租赁房屋情况,主要是子公司基于办公及仓储需求,租赁关联方持有的同地段物业,交易发生额占当期营业收入0.04%、0.07%。租赁价格与同楼宇相似面积单位进行比价,并参考同地段市场价格,交易价格公允。公司将持续通过关联交易额度预审机制与价格动态监控系统,确保此类交易的合规性与商业合理性。
投资者: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2994万元,但存货周转率仅1.87次(行业平均3.5次)。是否存在通过‘提前备货’虚增收入的嫌疑?请披露近三年订单取消率及客户预付款比例。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业务状况稳定,业务模式并未发生变化,近三年并未发生大额合同签订后取消情况,也不存在通过“提前备货”虚增收入。报告期计提存货跌价金额较高,主要是由公司行业定制化业务模式决定,公司需针对行业和客户需求定制开发相关产品及设备,并跟随项目周期提早进行部份原材料备货,导致存货中原材料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时间较长,同时产品定型量产后,公司需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半成品及产成品滚动备货,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司存货进行可变现净值评估,计提适当的资产减值准备2,934.99万元。
投资者:过去5年累计研发超2.5亿元,但研发投入与毛利贡献比从5.15倍降至1.26倍,技术转化周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是否暴露了研发方向选择失误或项目管理失效?如何量化2024年6000万研发投入对应的商业化预期?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是一家以嵌入式技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公司的大多数产品为行业定制、专属领域产品。项目从确定需求到研发结束并实现产品化的过程中,会经历多个环节。包括需求调研、科技项目、试点应用、入网测试、相关安全认证(安全类产品),行业标准确定及发布,产品定型,批量推广等,技术转化周期也会随着行业对这个产品和方向的推进力度,有较大变化。目前研发内容并没有选择失误的情况,但的确存在研发成果,受市场和行业进度,后期转市场销售的效果不及预期的情况。2024年,公司研发的方向,我们在年报里有具体的描述,针对于商业化的预算,公司研发产品并实现销售是公司最终的目标,目前公司主要的研发内容是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对于这些方向的新产品和新项目,会陆续在未来的销售中体现,但受行业、市场等多方因素,对应的商业化预期,暂时的确无法预估具体的数值。公司在后续的交流、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中会及时的披露。谢谢您对公司关注。
投资者:2024年销售费用下降但管理费用上升11.6%,新增运营中心与产品中心是否真正提升效率?‘组织架构优化’与‘费用攀升’同时出现,管理层如何证明这不是管理内耗?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上市后围绕技术升级与业务拓展,在研发、销售、生产环节都进行大量的人员扩充,并通过设立子公司加速行业拓展及市场渗透,但随着企业规模增加,组织复杂度提升,公司阶段性面临管理架构适配性不足、人均效能降低等挑战。报告期内管理层结合战略发展目标、业务规模动态及行业竞争格局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对公司组织机构进行调整,规范整合公司资源,搭建运营中心与产品中心等中后台部门,一方面加速公司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市场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有效衔接公司各部门,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流程协同与业务风险管控,最终实现“市场+技术双引擎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业绩。
投资者: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亏损扩大至3500万,但新能源/信创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管理层是否承认当前战略布局与市场节奏存在错配?具体哪一年能实现盈亏平衡?若2025年继续亏损,是否考虑收缩研发投入或调整业务结构?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今年亏损的确存在新能源和信创业务的营收和市场未达到预期,公司这二年,在新能源和信创替代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首先从行业来看,公司基于公司原来的技术结累,将战略布局和业务方向聚焦于信创和配电及新能源,公司觉得方向是对的,年报中也对这二个行业做了一定的描述和分析。其次从公司产品和市场推广来看:1、由于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于电力和能源行业,而电力能源行业也是国姿委79号文件中,要求完成信创替代的主要行业,公司这二年基本完成了所有在供货产品的国产化方案,并且形成批量销售,在电力行业的信创替代方面公司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在信创通用产品上面,这二年,研发侧完成了多个国产化平台,如3A5000、3C5000、E2000Q、D3000的信创标准品的研发工作,也形成了产品化,24年完成了多个地产和政府机构的信创目录。但受制于市场环境和公司在新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转化的确做的不好。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在多地参加行业投标和市场工作,2025年,公司会努力在信创标准品上面寻找突破。3、新能源业务方向,公司最初的时候从技术切入,从EMS平台、BMS系统等技术层面入手,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中心DPS备电产品系列、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厂站运营管理平台等结构化产品。2025年3月,也取得了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虚拟电厂的资质。2025年,公司在新能源上面会加速市场推进,努力提高产品转化市场和销售的能力。最后,不管是信创国产化替代、还是信创标准计算机和新能源新产品。都是25年公司重点的方向和收入来源,公司也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力度,提升公司整体的经营状态,努力实现扭亏为盈。谢谢您对公司关注。
投资者:年报中强调‘以技术创新守护国家安全’,但2024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同比下降5%,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率上升至15%。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正在用‘情怀叙事’掩盖人才管理缺陷?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建设,针对研发人员组成、组织架构、薪酬结构每年进行专项审议及考核,2024年公司针对性加强对国产化平台、储能及微网能源管理等重点研发方向的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2.86%,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为22.29%,其中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增长1.07%,研发人员平均薪酬较上年同期下降2.29%,人均薪酬下降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增设中后台部门,研发人员组成发生微小变化造成。公司23年存在核心技术人因个人原因离职情况,但受益于公司技术研发团队架构完整,研发管理体系健全,后备人员充足,公司迅速补充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研发实力及项目进展并未产生不利影响。
投资者:2024年末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7.3%,但股东户数同比下降9.76%至仅5283户。这种‘筹码高度集中+散户持续离场’的结构是否导致股价极易被操控?公司如何看待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与流动性枯竭的关联性?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主要源于公司技术密集型与高研发投入属性,大股东均为公司创始人团队,基于长期价值共识坚定持股。股东总户数变化确实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受关注程度,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同样高度关注二级市场状况,尝试以多种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提高股票流动性,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如报告期内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回购333,800股,并计划用于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加护,制定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修订独立董事相关制度,积极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相关行动方案。未来公司也将基于资金状况及发展需要,或将通过股份回购、现金分红、股权激励等方式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增加反向路演、ESG报告披露、重大技术突破及业务进展的自愿披露传达公司价值,吸引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公司坚信,流动性改善的核心在于价值创造与透明沟通。我们将以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为基石,努力提升市场认同度。
投资者:近三年机构调研次数从12次降至3次,且无公募基金持仓。这是否反映主流资金对公司治理或商业模式的否定?管理层计划通过何种手段(如引入战投、提升信披质量)重建机构投资者信心?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确实存在市场关注度降低,投资者交流减少的问题,公司管理层秉承不回避问题不逃避责任的原则高度重视二级市场状况,正如此前答复中我们提到的,公司正积极讨论以多种方式主动优化股权结构,在专注公司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组织反向路演、参与策略会、提高自愿披露频率、提升信披质量等方式向广大投资者传达公司价值,重建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账面货币资金2.1亿元却从未实施股份回购,管理层是否真正认同‘股价被低估’?若承诺回购,是否敢设定‘股价低于净资产时启动自动回购’条款?
云涌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于2024年3月7日发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暨公司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并于3月27日实施首次回购,该次回购计划于7月25日实施完毕,实际回购公司股份333,8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55%,支付资金总额为10,090,427.54元。未来公司也将根据公司资金情况及发展需要,以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等形式积极回报广大投资者,同时公司也将借鉴其他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努力推动公司股价合理回归。关于您提出的,回购条款中增加“股价低于净资产时启动自动回购’事项,公司已经收到,会结合相关规范要求认真考量,谢谢你提出的意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8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28
证券之星公告
2025-04-28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8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