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同仁堂科技(01666.HK)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26 08:01:30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同仁堂科技(01666.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二零二四年,本集团继续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持续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同仁堂服务年」主线,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品种」核心战略。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团收入为人民币725,964.4万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677,346.3万元增长7.18%;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88,693.3万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99,231.3万元下降10.62%;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人民币52,179.5万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59,018.8万元下降11.59%。
      生产供应方面,集团面临著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的挑战。由于供应链紧张、资源稀缺性加剧以及市场需求激增等多重因素交织,关键原材料的价格持续攀升。这不仅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也对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集团时刻关注市场信息,积极应对原材料上涨态势,在保证原材料按需供应的前提下,竭力控制采购成本。同时,本集团聚焦「保产值、保品种」的核心任务,对京、冀两地的生产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调配,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唐山)有限公司继续发挥提取产能优势,合理调整生产节奏,稳定保证各生产单位半成品供应。各生产单位围绕年度营销工作重点,有序摆布阶段性产能,通过持续挖掘现有生产潜力,优先排产大品种、高产值产品、季节性产品,通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准,加强工商对接,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
      营销方面,本集团以「理渠道、稳价格、强终端」为核心,积极推进「焕彩行动」以及终端赋能等主题工作,开展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推广活动,实现多维渠道的统筹赋能。一方面,本集团继续深入推进「大品种战略」,以大品种经理责任制为管理基石,逐省份分解考核指标、细化责任分工,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统筹运营与管理。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焕彩行动」产品与「御药300」产品的市场推广活动,围绕终端赋能实施精准策略,与同仁堂系内连锁、百强连锁、省级终端联盟等合作伙伴紧密协作,针对消费热点、电商大促节点,实现线上线下的协同作战。此外,本集团持续深化「插旗行动」,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定位,依托与营销战略伙伴的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的渠道营销策略,深入开拓空白区域市场版图,直接触达目标消费群体,进一步提升产品铺市率和终端效能。
      二零二四年,本集团销售额超过人民币五百万元的产品五十六个,其中,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产品九个。主导产品中,六味地黄丸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71%、生脉饮口服液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4.85%、感冒清热颗粒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7.14%,金匮肾气丸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45%,加味逍遥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02%。
      在产品研发方面,本集团紧密围绕生产销售需求,不断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努力提升科研服务水准。于报告期内,本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的创新药芪参颗粒顺利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时,本集团持续在经典名方开发方面发力,继续推动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等多个品种的研发工作。现有产品二次科研方面,针对京制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等多个产品开展药理机制研究,明确药品有效成分,深入挖掘相关产品的价值特点。此外,本集团针对生脉饮口服液、杞菊地黄丸等产品开展临床研究,积累循证医学数据,为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临床认可度。
      本集团的主要子公司——同仁堂国药,秉持「以医带药、文化先行」的传播模式,立足中国香港,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与发展进程。于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于香港市场聚焦拼经济、谋发展,积极把握市场商机,深入落实大品种战略,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持续加强市场推广及品牌宣传。除香港市场外,同仁堂国药业务网络覆盖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主要国家及地区。年内,同仁堂国药积极拓展海外中医药市场,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通过树立同仁堂品牌不断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海外市场发展稳中向好。二零二四年,同仁堂国药及其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47,339.9万元,同比增长7.04%,归属于同仁堂国药所有者净利润人民币45,633.4万元,同比下降6.29%(本公司披露之同仁堂国药及其子公司的收入及归属于同仁堂国药所有者净利润的数字与同仁堂国药于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刊发之年度业绩公布中所披露的数字存在差异是由于人民币对港币之外币折算差额所致)。
      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型子公司,凭借其所处的优质中药材产区,充分发挥当地药材资源的独特优势,持续为本集团生产活动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年内,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型子公司继续秉承「真种、真管、真养殖」的原则,著重于药材品种的精细化种植,采用外延式合作运营模式,有效增强了种植基地的自给自足与持续发展能力,从而确保了中药材原料的稳定供应。二零二四年,六家子公司合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48,291.1万元,同比增长13.76%。

业务展望:

未来,中医药行业或将步入常态化的增长周期,从经营层面来看,业内企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速部署,从药材种植、炮制加工到新药研发、质量管控,全产业链环节皆因科技赋能而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将极大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转型。与此同时,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健全与优化,为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活力。加之公众健康意识的全面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持续加深,人们对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认可。中医药行业展现出更为显著的长期向好态势,预示著其未来的发展依旧宽广无垠,市场前景可期。
      二零二五年,是本集团全面践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集团将继续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及大品种战略的方向,科学谋划并稳步推进一系列关键举措。本集团将持续优化构建战略管理体系,深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多元化、精准化的营销模式,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集团将通过践行一系列举措,不断催生并提升新质生产力,为即将开启的「十五五」时期筑牢发展根基。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