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东莞控股(000828)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8 13:03:09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莞控股(000828)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

    报告期,公司聚焦交通基础设施业务的高速公路板块。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战略支点,高速公路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脉,更在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双循环格局、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五部门于2023年联合印发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至2027年底,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约13万公里,普通国道里程约27万公里。当前社会经济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在提质提量的过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交通运输部门持续推进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使人民出行更安全、经济发展更高效。根据国家未来的公路发展规划,可预见高速公路的预期投资规模将持续扩大,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促进高速公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推动高速公路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22.2万台,同比上升24.7%,充电基础设施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达到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持续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能源补给需求日益凸显。根据东莞新能源车产业协会数据,至2024年底,东莞新能源车保有量约31.31万辆,同比增长46.81%,充电需求仍处于释放阶段,未来充电业务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三)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行业

    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从推动金融租赁行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出发,陆续发布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等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管指引的文件,促进了租赁业务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东莞“投资年”行动号召,通过深化改革与优化管理,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新能源充换电业务新发展,激发金融投资新动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公司连续三年上榜“广东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获评“东莞市效益贡献企业”,荣获东莞资本市场三十周年“突出贡献奖”“最佳ESG实践企业”,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A级,2024年公司再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企业”。报告期公司从事的业务包括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融通租赁及商业保理业务,考虑到轨道业务的投资压力及风险,报告期公司退出轨道交通业务,不再持有一号线建设公司股权。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73.69亿,同比下降40.86%;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2亿元,同比下降63.91%,均由于公司退出一号线建设公司所致。若上年同期扣除确认的轨道PPP建设服务收入,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1.80%。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5亿元,同比增长43.26%,主要由于公司退出一号线建设公司获得投资收益且上年出售东莞信托股权计提减值,而本期无。在实现的营业收入中,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13.2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8.19%;租赁及保理业务收入2.5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5.16%;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合计0.8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10%。

    (一)高速公路经营管

    公司经营管理莞深高速一二期、三期东城段及龙林高速,收费经营期均为25年(至2027年6月30日),总里程约55.66公里;莞深高速位于珠三角腹地,系广东省珠三角环线高速(G94)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广州、东莞与深圳的重要快速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公司于2023年9月完成收购惠州惠东至东莞常平高速公路东莞段35%的股权,惠常高速公路东莞段经过谢岗、樟木头和常平3个镇,线路全长14.9公里,收费期至2034年9月27日。莞深高速处于成熟运营期,收入端主要以现金、ETC结算,现金流稳定,成本端主要由折旧摊销及人工成本构成,波动较小;影响业绩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车流量和收费政策。2024年,莞深高速车流量达到12553.48万辆,同比增长0.3%,实现通行费收入13.23亿,同比减少3.06%,通行费下降主要由于雨水天气增多及莞番高速三期的开通对车流量造成一定的分流影响,缩短了车辆在莞深高速的行驶里程。

    莞深高速收费经营期至2027年6月30日,鉴于车流量已趋于饱和,远超设计车流量,且仍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经过前期的研究与论证,公司实施莞深高速及龙林高速改扩建工程,项目批复概算为175.84亿元,资本金比例为25%,目前该工程项目已动工建设,报告期完成投资额8.84亿,累计完成投资额26.7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5.06%,预计于2028年12月建成通车。莞深高速将申请延长收费期限,具体以政府相关部门批复为准。

    (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业务

    公司的下属公司东能公司及康亿创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及充电服务。公司发布新能源品牌“超易充”,同步上线“超易充”小程序,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创新提质,加速构建“超充”网络,探索实施“光储充换”一体充电模式,研究推动交能融合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新能源业务整体发展壮大。截至目前,两公司充电站已有144座,换电站16座,合计功率22.74万千瓦,分布在东莞、广州、南京等城市。报告期,受公交业务缩减、市场竞争加剧及收入确认方式的影响,康亿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0.29万元、归母净利润-2466.08万元;东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1.69万元,净利润-371.37万元。公司未来将继续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做好规划布局,市场化开拓业务,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金融投资业务

    1、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业务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融通租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控股子公司——宏通保理从事商业保理业务,两公司以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新能源等为主要业务领域,围绕各自产品特点,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服务方案,支持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经营模式上,融通租赁主要开展基础设备或设施的售后回租业务,宏通保理则以应收账款开展有追索权的商业保理业务,两公司通过收取手续费、租息收入等,分期收回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的本金。报告期,两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拓展营销渠道,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期,融通租赁实现营业收入7194.21万元,净利润5197.64万元;宏通保理实现营业收入18631.70万元,净利润-2788.47万元,本期出现亏损主要由于宏通保理对开展的东莞市瑞盈酒店投资有限公司保理业务按15%比例计提减值,增加计提减值10426.18万元。

    2、投资管理业务

    在对外投资管理方面,公司主要投资单位为东莞证券、虎门大桥等。报告期,公司确认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合计2.28亿元,同比上升35.21%。2024年,东莞证券受证券市场指数上行等影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53亿元、归母净利润9.23亿元,同比上升27.73%、45.40%。为优化资产结构,报告期公司完成转让东莞信托22.2069%股权、长安村镇银行5%股权。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路产优势构筑发展基石

    公司持有莞深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该资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成珠三角环线高速的关键路段,更形成贯通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的黄金通道。依托东莞"双万"城市能级提升及大湾区经济发展机遇,公司正积极推进莞深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过通行能力扩容和设施升级,有效延长路产经营周期。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及人口集聚效应显现,未来车流量增长潜力显著,持续巩固公司核心资产的竞争优势。

    (二)依托控股股东雄厚资源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东莞交投是东莞市属大型国有综合性企业集团。截至2024年9月末,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规模达702亿元,企业信用评级保持AAA级。经过多年深耕发展,东莞交投已形成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为核心,涵盖城市一卡通、公共交通运营、交通实业投资等多元化业务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凭借控股股东在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为公司业务拓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四、主营业务分析1、概述

    报告期,莞深高速实现通行费收入13.23亿元,同比减少3.06%,其中莞深高速一二期、三期东城段及龙林高速分别实现通行费收入10.84亿元、1.11亿元、1.28亿元,分别减少3.06%、2.78%、3.32%。通行费下降主要由于雨水天气增多及莞番高速三期的开通分流了部分车流。

    2024年各季度通行费收入均较2023年有所下降。从季度分布来看,车流量分布延续以往的态势,第三季度通行费收入最高,月均收入达到1.18亿元。

    2024年,莞深高速拆分后混合车流量为12553.48万辆,同比增长0.30%。从通行的车辆类型来看,其中一类车,即小型汽车的交通流量仍延续往年的高比例态势,占比高达88.28%。

    从成本端来看,高速公路运营成本主要包括折旧及摊销、人工成本、高速公路养护绿化费用。2024年莞深高速运营成本为3.60亿元,较上年下降2.22%,总体变化不大。

未来展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检验“双百”企业改革成果的关键之年。公司将紧紧围绕东莞市2025“创新发展年”的总体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开新篇、谋突破,以交通基础设施大改善、新型综合能源再发力、金融投资稳增长,助力全市经济发展“大循环”。具体包括:

    1、不断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全力攻坚莞深高速改扩建工程

    一是继续拓宽拥堵治理工作思路,全面推进重点收费站升级改造、莞深高速交安设施精细化提升等工作,持续优化“一键报警”系统、事件检测系统、无人机定点巡航等新推进项目的功能应用,提升路段通行能力。二是高效攻坚莞深高速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永久机电、智慧高速等专业设计工作,通过加强沟通、提级协调等措施加快解决制约工程进度的阻梗问题,确保现场建设工作保质按期推进。三是在改扩建期间采用“保六”通行的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保证双向六车道顺畅通行,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车流的影响。

    2、提速布局新能源充换电及相关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一是创新充电桩开发模式、持续推进整镇开发,优化投资模型,科学规划选址,全面布局东莞“三横五纵”充电网络;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充电站运营效益,通过配置光伏、储能设施及精简人员配置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继续探索“光储充”一体化模式,结合光伏、储能与充电设施进行有机融合和多能互补,降低用电成本。三是持续提升充电平台利用率及市场占有率,推动超易充与小桔等平台互联。四是探索新能源充电领域的其他发展机遇,如重卡超充、液冷设备、交能融合等。

    3、以稳为主做精做优类金融大力推动业务批量化转型

    一是加速业务转型——重心从点对点转向批量化业务,围绕基建、工程及制造等业务场景及其链主,通过“超易融”、"知识产权abs"等产品促进业务战略转型。二是夯实低风险业务基本盘——强化低风险客群基础,深挖集团上下游和东莞市国企等低风险业务场景及客户,不断优化与异地优质央国企的同业合作,利用"镇街宝"等特色产品打造低风险业务压舱石。

    4、积极通过资本运作夯实高速公路业务规模,探索新能源领域收并购

    公司将以交通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产业为投资重点,一是做大做优高速路主业,不断探索和研究省内及集团系统内优质路产资源,并积极推动实施收并购行动,以夯实和壮大高速路产业规模;二是在新能源业务领域,以充换电业务为切入点,加大对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产的投资并购,孵化培育综合能源服务等新质生产力。风险及应对措施:

    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的调整,取决于相关政府部门,公司没有自主权,且高速公路拥有固定的收费经营期限,一旦收费期满,公司可能丧失经营权。为解决公司可持续经营与高速公路收费期限之间的矛盾,公司正在有序推进莞深高速改扩建工程以延长收费期,但具体延长期限以政府批复为准。

    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方面,面临公交业务缩减、社会车辆充电领域竞争激烈的格局,充电服务价格相对较低,后续将通过提升充电站运营效益,通过配置光伏、储能设施及精简人员配置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来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资产质量更是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发展增速和质量的影响。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业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业务扩张时,发挥专业性,合理掌控财务杠杆、业务风险等,都将给公司的管理团队带来新的挑战。面对以上风险因素,公司将继续紧抓业务规范,严控项目信用风险,持续落实项目分级分类跟踪管理等风险控制机制。

    在对外投资方面,存在投资单位因经营环境等变化,导致公司无法实现预期收益,进而影响公司利润的风险。面对以上风险,公司将加强投资事务的研判及管理等。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