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纳睿雷达:1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正圆投资的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5 10:01:36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月27日纳睿雷达(68852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天风证券、西部证券、老鹰投资、老鹰高飞、华商基金、圆石投资、晟盟资产、中银证券、方正证券、中邮人寿、国泰基金、工银瑞信、美浓资产、德邦基金、诺德基金、恒复投资、恒盈富达、鹤禧基金、东方睿石、红塔证券、上海笃诚、上海复胜、博时基金、方御投资、诺安基金、灏浚投资、元创投资、金科投资、循远资产、金元顺安、泾溪投资、恒越基金、上海利幄、创金合信、西部利得、建信养老、混沌投资、长城财险、上海合远、招商证券、上海循理、永赢基金、国富人保、鼎萨投资、君成基金、丹羿投资、睿银投资、融通基金、平安资产、拾年投资、金鹰基金、源乐晟资产、汇添富基金、懿禾资产、国富证券、华骏基金、进门财经、Fidelity Investments(FMR)、LCRICH CAPITAL MANAGEMENT、正圆投资、中国人保、金信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拟收购的希格玛公司技术水平如何?贵司收购的背景是什么?
答:公司拟收购的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格玛”)核心团队系国内较早从事Fabless的创业者,拥有20余年集成电路设计从业经验,在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拥有丰富的新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希格玛主要致力于光电传感器、MCU芯片、触摸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等数字、模拟和数模混合的专用集成电路(SIC)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并在DC、DC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知识产权矩阵。希格玛主要深耕PC领域市场并持续拓展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及相控阵雷达领域市场。目前希格玛芯片产品已成功进入华为、科沃斯、科大讯飞等国内头部科创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相控阵雷达和芯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芯片不仅影响着相控阵雷达的性能表现,也是决定相控阵雷达系统价格和功耗。目前芯片在纳睿雷达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很高,公司主要供应商为国内外的通用现货芯片厂商。纳睿雷达目前在研的新型雷达成本结构中,芯片在雷达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还会大幅提升。因此纳睿雷达计划通过自主设计专用集成电路(SIC芯片)自主流片,逐步取代原有的外购通用芯片模式。收购希格玛公司后,有助于纳睿雷达获取主营业务所需的关键芯片技术、流片工艺、研发人员,降低成本,加速产品迭代,有助于提升纳睿雷达有源相控阵系统新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链、补链”,将相控阵雷达设计从目前的“部件级”提升到“芯片级”设计。
纳睿雷达IPO上市之初,就在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中明确“在价值链端利用现有核心技术面向毫米波雷达、雷达数据服务、雷达专用芯片设计等关联度深及能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的相关领域进行研发投入”致力于以雷达系统产品芯片化为方向,研发各种类型雷达传感器终端,并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目标。纳睿雷达的董事长包晓军长期在跨国公司从事相控阵雷达系统级以及芯片级产品的开发设计等相关工作。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刘远曦长期在MD公司从事芯片设计开发工作,熟悉芯片产品的设计开发工艺,可以将有源相控阵雷达芯片的应用积累赋能到希格玛公司,并借助希格玛公司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独有的PIXEL工艺,打造出适合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应用的传感器芯片、MCU芯片、触摸芯片、电源管理芯片、DC、DC等各类SIC产品,从而实现全面的战略协同。
从战略协同、标的经营能力以及技术积累等方面来看,希格玛都是一家优质的公司。关于本次交易的最终交易价格等信息,待相关审计、评估等工作完成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相关事项,将在重组报告书中详细披露。

问:纳睿雷达与希格玛存在哪些战略协同?
答:首先,在产品方面,希格玛公司SIC芯片延展后可作为公司相控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交易完成后,希格玛公司现有产品技术协同适用于相控阵雷达的芯片,可以延展应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有助于公司提升相控阵系统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新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
其次,在技术方面,公司相控阵雷达SIC芯片应用积累可赋能标的芯片开发。标的公司具备PIXEL工艺和定制化数据融合预处理算法,可打造出适合机器学习算法的低成本器件,降低整体方案成本,缩短开发周期。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以将有源相控阵雷达SIC芯片的应用积累经验赋能到希格玛公司,并借助希格玛公司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打造出适合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应用的SIC产品,在信号处理、功耗管理、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提升相控阵系统产品性能。

问:公司现金流充足,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配套融资的原因?
答:公司本次交易方案属于市场化并购,交易方案和支付方式是基于双方充分沟通协商确定的,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一方面让标的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成为公司股东,并已协商确认了股权锁定期,印证了研发及管理团队与公司长期共同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有利于并购后双方的协同与整合。另一方面通过现金对价支付也满足部分市场化基金退出诉求,有利于促成交易达成,实现多方共赢。
此外,收购的标的公司有很多好的IP积累,目前已进入华为、科沃斯、科大讯飞等很多头部硬科技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标的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持续投入。产品延展应用于相控阵领域也需要公司后续的持续支持。收购完成后,公司初步测算在芯片领域的资金需求非常大。同时公司现有的雷达业务要拓宽产品矩阵、扩大产能、打开新市场要做大量资金投入。公司所有的资本支出将在合规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打造相控阵雷达全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保持充足资金有利于支撑公司后续高质量的发展,有利于保障所有股东的权益。
综上,公司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问:2024年度资产减值情况?2024年新增订单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答:基于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2024年度对以往年份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具体金额详见公司后续披露的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新增订单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订单履约保障能力很强。同时,近期国家化债政策已经出台,公司会积极跟进政策落地,加强应收账款款管理,加快业务收款进度。因此,公司预计往年应收款项与新增订单的款方面会有所改善,2024年新增订单减值风险较低。

问:公司在低空经济、空管领域的进展情况?
答:(1)低空经济领域公司目前发布的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一款综合运用双极化全相参、智能雷达数据处理、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低小慢目标”+“低空微气象”的全天候、主动式、多目标、精细化探测的多功能一体化雷达。公司目前与部分国企、大型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紧密合作关系,公司低空雷达产品已经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多轮严格测试,效果超预期。此外,公司还将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的低空经济标准建设。从战略合作伙伴的反馈来看,对公司新型Ku波段低空雷达反响热烈。
(2)空管领域公司已经与全国多个空管局建立了非常紧密的研发测试合作。预计空管系统在2025年会推广相控阵雷达的应用,公司在空管市场占据了比较好的市场先机。

问:预计2025年,公司产品毛利率情况?
答:毛利率受到下游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程度、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人工成本上升,公司的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预计2025年产品毛利率将在合理的区间上下浮动,具体以后续实际披露的财报数据为准。

问:公司防务市场的开拓情况?
答:目前公司已顺利通过GJB9001C-2017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2017认证为国家军用标准,公司本次通过审核认证的产品主要为有源相控阵测控雷达、有源相控阵警戒雷达两大类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相关防务产品还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问:公司是否有出海战略或加速拓展海外客户的计划?
答:公司产品目前已经进入香港市场,并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此外,2024年珠海航展期间与境外有些客户签到了部分意向合同,后续若能达成实质性订单,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意向性合同转成实质性订单需要时间周期、受客户采购资金落实、项目实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问:从公司2024年年度业务预告的情况来看,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的原因?
答:2024年,公司新增项目已经签署合同金额约为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幅相对较小,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毛利率因销售项目成本等综合因素上升而有所下滑、应收账款款稍缓及资产处置损失从而导致计提坏账准备增加所致。具体业绩等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

纳睿雷达(688522)主营业务:有源相控阵雷达整机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专注于提供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解决方案。

纳睿雷达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6亿元,同比上升20.0%;归母净利润2600.87万元,同比下降21.75%;扣非净利润2966.11万元,同比下降2.56%;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342.79万元,同比上升53.4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011.95万元,同比上升45.1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008.98万元,同比上升48.2%;负债率10.6%,投资收益30.74万元,财务费用-2427.54万元,毛利率76.0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555.7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88.44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