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3-11-15 17:28:36
证券之星消息,2023年11月15日苏州科达(60366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1月1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尊敬的董事长,上午好!作为个人投资者,希望交流一下,公司之前发行可转债募投未来在推动转股方面会做哪些工作?是否考虑下修?作为个人投资者,近期是否可以来公司实地调研?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于2023年11月9日发布了《关于“科达转债”预计满足转股价格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若再次触发“科达转债”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公司董事会将综合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经营情况、资金安排、资本市场变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决定是否行使转股价格向下修正的权利。2023年,公司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经营情况来平衡长期发展与短期业绩之间的关系,管理层始终保持战略上的定力,坚守初心,守正创新,紧跟国内信创产业发展战略,持续挖掘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产品与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公司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把握国际化发展战略机遇,努力拓展海外业务。通过将资源聚焦于公司优势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驱动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公司欢迎各位投资者来公司参观、调研。谢谢!
问:公司目前的海外业务做的如何,有何发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3年公司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把握国际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进一步强化自身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在东南亚、中东和北非等海外市场积极寻找项目机会。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业务,从而带动海外整体销售占比的提升。今年公司在海外业务开拓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1.72亿元,已超过2021年全年(1.26亿元)0.46亿元,占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1.32%。谢谢!
问:您好,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起色不明显,未来的业绩增长点在哪里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业务表现不佳一方面受国内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下游客户需求的短期不足使得公司的业务恢复未及预期;此外,为确保公司的现金流安全,公司对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了适当控制,对部分不能很快款的项目公司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做法。在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方面,公司将紧跟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内信创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持续探索音视频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并不断推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优化与迭代,着力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业务层面,随着产品与解决方案跟客户现有业务的结合更加紧密,特别是大模型和多模态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覆盖的应用场景在变多;其次,随着后续智慧城市建设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内市场信创的深刻影响,公司视频会议及安防监控后端的优势将逐步得以体现;在海外市场方面,随着公司逐步将海外市场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一带一路方向,通过与优质合作伙伴联合开拓海外市场,后续这块业务值得期待;交通方面,随着大中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各地的交管部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公司已经推出了智能化电警卡口、行人管控、智慧路口、全域一体化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持续看好智能交通市场。谢谢!
问:今年5月9日公告,前终止与丰宁满族自治县的PPP合同,请介绍一下相关资金回笼情况。还有9月9日公告涉及与中国广电黑龙江公司的诉讼,相关资金回笼情况。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提供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目前公司正与丰宁县政府积极沟通,推动该项目的款事宜。此外,关于公司与黑龙江广电的诉讼,目前已进入法院执行阶段。谢谢!
问:现在AI成为了行业热点,想下贵公司有没有自研的AI计算服务器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自研的服务器包含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和GPU服务器等,产品采用国产化处理器、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当前主要用于构建公司音视频解决方案中所需要的云计算平台。谢谢!
苏州科达(603660)主营业务:视频应用综合服务业务,提供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软硬件开发、设备制造、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
苏州科达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34亿元,同比下降3.23%;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上升25.07%;扣非净利润-3.3亿元,同比上升24.85%;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0.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上升12.3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上升11.01%;负债率64.91%,投资收益92.8万元,财务费用2167.95万元,毛利率54.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015.0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6.83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7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