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2-11-21 11:54:10
2022年11月21日天宜上佳(68803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1月7日接受机构调研,其他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如何看待碳碳热场今年的大幅降价?
答:碳碳制品价格较此前降幅较大,已接近很多厂商的成本线。基于公司在超大型装备、高度自动化等产业化方面的布局,目前在碳碳制品领域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在当前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依旧可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
问:请如何看待碳基复合材料制品市场的市场规模合竞争格局?
答: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308GW,同比增加21.74%。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GW。单晶拉制炉热场系统是单晶制备过程的关键设备,随着单晶硅片产能的不断增加,热场行业有望充分受益。但碳碳热场部件行业价格降幅较大,导致产能出清,目前碳碳热场部件行业格局加速重塑中。
问:当前对等静压石墨的替换情况如何?这两种材料是否都有机会,难以彼此完全替代?
答:光伏硅片尺寸大型化带动热场升级迭代需求,随着直拉单晶硅炉坩埚直径的加大,对热场部件更大尺寸、更高强度的要求凸显,在制备大直径硅棒时,传统等静压石墨成型较难,且作为脆性材料在高温热震下易产生安全隐患,等静压石墨热场部件逐步被碳碳复合材料代替。
问:公司碳碳产品的工艺路线是什么?如何看待化学沉积、沉积+浸渍两种工艺的优劣势?
答:目前在碳碳热场产品方面,公司首选纯气相沉积工艺路线。因公司在其他领域应用的碳碳产品对浸渍工序有特定要求,目前已经同时具备浸渍产能,通过对大型高温浸渍炉的装备改造,生产效率及原材料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公司与供应商合作开发的专用树脂显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目前公司沉积+浸渍工艺生产制造成本已经与纯气相沉积工艺的成本相当,因此,浸渍工艺的应用可大幅提升现有产能弹性。
问:公司碳碳热场材料的产能释放进度?
答:公司一期1000吨碳碳热场制品产能已于21年底投产,二期1000吨碳碳热场制品产能已于22年9月末投产,目前上述2000吨产能运转良好。三期1000吨产能对应设备预计于23年一季度开始安装调试。
问:公司收购石英坩埚业务的初衷与考量是什么?
答:公司从2021年开始跟踪石英坩埚行业相关情况,石英坩埚与公司现有碳碳热场产品同样作为单晶硅棒拉制环节中的重要辅材,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使用场景的高度重合带来很高的协同效应。目前石英坩埚制备过程中,人工手动操作环节占比较高,后续在工艺优化、装备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优化空间,这也正是天宜上佳所擅长的。因为上述原因,我们决定切入石英坩埚行业,有了和晶熠阳的合作。
问:晶熠阳目前有几条产线?产出情况如何?
答:目前晶熠阳有4条产线,根据当前情况来看,每条产线每年可产出大约7500只左右。
问:晶熠阳的石英坩埚制造属于咱们的新业务,那咱们天宜上佳的技术是否需要依靠原来晶熠阳的核心技术团队?
答:这次收购的方案,公司分别从四位自然人手里收购了晶熠阳90%的股权,最后还保留10%的股份,是晶熠阳技术带头人李和栋继续持有的。晶熠阳的技术团队有十多年石英坩埚研制、生产的经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且稳定的制造工艺,技术工艺成熟度高。我们开展光伏石英坩埚新业务,一定程度上对晶熠阳现有技术团队存在依赖。收购完成后,我们也会派出团队对晶熠阳从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力量,使上市公司与晶熠阳充分发挥好协同效应。
问:晶熠阳是否有扩产规划?如何保证石英砂供给?
答:完成收购后,公司初步考虑进行约十条产线扩产以适应市场急剧增长的需求,但当前高纯石英砂原材料供给紧张,具体扩产进度及投产进度还得建立在有稳定的原料供给保障之上。目前公司也正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关于扩产的可行性调研,并积极寻求长期合作协议以确保高纯石英砂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另一方面计划在充分调研行业情况后,落实详细扩产规划,待确认之后会及时向市场披露,不会盲目扩产。
问:从公司财务报表上看,晶熠阳利润率是比可比上市公司要高一些, 是什么原因呢?
答:可比上市公司有其自身的渠道和需要长期服务的客户,所以产出产品的结构也要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决定。晶熠阳现在产能还是比较小的状态,投入也相对比已经上市的企业要小,晶熠阳现阶段利润率也跟出货产品结构高度相关,目前产品供给仍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原料涨价环境下,大口径产品的终端售价也在涨,这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是受益方,公司目前以36英寸大直径产品供货为主,这一类产品售价及利润率更高一些。
问:本次收购从PE估值对比可比上市公司并不高,但也同时不涉及任 何业绩承诺,请公司介绍下情况?此外对于标的公司管理层,公司又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答:确实从PE估值角度来讲不算高,在收购完成前,之前的几位股东也完成了注册资本实缴义务,确保了交易的合规性,晶熠阳净资产也多了2500万,按实缴后的算下来PE值不到6倍。
原来晶熠阳的大股东因为家庭原因,选择了完全退出晶熠阳,技术核心李和栋先生保留10%股份,后续从标的公司治理层来看,李和栋李总继续作为技术带头人,在晶熠阳担任副总裁负责技术、生产、研发,持续推进产品技术的进步,同时上市公司会派驻相应的管理者,包括总经理、业务渠道和各个板块负责人,来完善现有的治理管理架构,晶熠阳会设立董事会,董事全部由天宜上佳提名,确保公司对其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把控。问:石英坩埚和碳碳热场客户有重叠,都有哪些协同效应?
答:协同效应很强,公司特别希望通过包括碳碳热场、石英件、石墨件以及保温材料在内的几大关键辅材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拉晶的纯度、质量。
问:如何看待碳基坩埚直接替代石英坩埚?
答:这是由材料、产品特性和使用场景等多个因素来决定的,石英坩埚直接接触熔融硅液,像杂质、气泡、黑点等任何的瑕疵都可能直接影响拉晶效果,目前短时间内来看较难实现碳基材料对石英坩埚的完全替代。
天宜上佳(688033)主营业务:从事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及机车、城轨车辆闸片、闸瓦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天宜上佳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56亿元,同比上升74.8%;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上升23.6%;扣非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上升20.95%;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53亿元,同比上升66.2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160.97万元,同比上升17.7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759.26万元,同比上升11.0%;负债率21.62%,投资收益-38.28万元,财务费用930.8万元,毛利率54.5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959.03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1.4亿,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天宜上佳(688033)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存货/营收率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3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