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中国核电:8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宝基金、太平资产等16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2-09-05 22:22:53

2022年9月6日中国核电(60198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8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宝基金、太平资产、泰康资产、中金证券、申万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其他73家机构、华夏基金、万家基金、招商基金、诺安基金、中邮基金、中海基金、工银安盛基金、东方资管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目前四川省存在缺电情况,公司预计下半年市场化电价是否会上升以及公司对于未来电价的展望如何?

答:今年来看,公司预测市场化电量占比会比去年略有提高。从上半年以及目前公司已经签订的合同情况来看,市场化电价相比去年是有提高的,公司的市场化电量部分中有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合同。公司认为,市场化电价会保持稳定,不会大起大落。


问:管理费用同比增长较大,主要涉及的是核电项目前期开发费用、职工薪酬以及其他这三个科目,请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公司今年有新的机组投运,包括核电以及新能源机组,投运之后的相关支出开始计入管理费用,不再计入在建工程;其次,国家支持核电安全有序积极发展,近期国家部委提到推动前期工作较为充分的核电项目尽快核准开工,公司加大了对前期项目开发的投入,希望获取更多的厂址并且为新项目的核准创造有利条件,公司认为核电项目厂址资源以及积极推动前期工作开展是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前期工作中包括了厂址普选、初可研以及厂址安全分析报告、环境评价等等,需要开展很多工作,需要一定的开发投入,公司将前期开发的一些费用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入管理费用。此外,剩余部分的管理费用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没有较大的变化。


问:后续核电项目的前期开发费用都会保持较高的水平吗?还是只是今年相对比较特殊呢?

答: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对于正在争取的项目或者由于没有确定厂址但列入补选的项目,如果没有成立项目公司,相关前期开发支出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近几年,国家对核电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公司希望通过前期开发投入获取更多的厂址资源。至于前期开发投入是否会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司后续厂址的开发情况。


问:在年初公司已经完成了大概6GW的组件招标工作,成本相对已经锁定了,但是公司上半年的绿电安装速度较慢,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答:公司新能源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招标、开工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会陆续在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并网发电。最近组件价格有一些增长,我们也会审时度势,适当调整建设进度,保证项目后续能够顺利建成以及建成以后产生比较好的效益。


问:目前预计,今年12月31号能并网的装机量大概有多大规模,平均收益率能保证在多少?

答:公司对于新能源项目收益率指标没有变化,要达到央企平均以上的收益率标准。十四五末,公司新能源在运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没有变化。虽然组件价格增长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对于在建项目的进度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公司在积极努力加快各项工作,今年新能源装机目标预计能够实现,大约新增400-500万千瓦。


问:关于新能源应收账款,公司上半年大概收到多少补贴款?

答:公司按正常的补贴顺序,已经收到部分补贴款。据报道,两家电网公司目前已经成立了可再生能源结算公司,我们期待下半年国家能够加快新能源补贴的发放工作。


问: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化的情况,包括电量和电价的情况?

答:公司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有较大增长,市场化电量的比例大概是30%-35%,市场化电价跟去年相比,平均成交电价有提高。


问:最近像日本也在重启核电,包括欧洲可能也会继续推动核电,公司怎么看未来上游资源的价格变化,以及对于公司的影响?

答:首先,我国从提出双碳目标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核电在整个双碳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从中央到企业都在推动核电安全有序积极发展。核电作为清洁低碳的基荷能源,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将起到关键作用。第二,最近很多国家、地方重启核电,也对核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世界范围内对于核电项目的建设也正在加快。我们认为这对于核电发展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核电规模化发展,有利于设备以及建造价格的降低,同时,中国核电的大股东中核集团是核全产业链公司,包括核电设计、核电建设、铀资源以及组件制造等,可以全方位支持中国核电的发展。公司十分关注铀资源价格的变化,核电企业天然铀采购一般都是签中长期合同,目前的市场价格波动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问:在大修因素解除之后,公司四季度的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大概有多大幅度的改善?由于今年全社会发电和用电情况低速增长,叠加水电出力还是比较承压的,公司核电的发电情况又会有多大改善?

答:核电大修周期是固定的安排,现在一般是18个月就要进行换料大修。不同类型的大修时间不太一样,包括首次大修、五年大修、十年大修、日常大修等。这几年的大修都是按照核电正常运行来安排的,可能有的年份多一些,有的年份略微少一些,但总体上保持差不多。因为各台机组大修的时间点不一样,所以在一年中有的月度会多一些,有的月度会少一些。这几年我们在大修优化工期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今年总共安排16次大修,截止目前已经完成9次,后面还有7次,有4次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完成,有3次在四季度完成。目前测算,公司全年的发电计划能够顺利超额完成。


问:公司今年上半年其他收益接近翻倍,金额大增难以用新投产机组的增值税退税解释,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

答:主要还是新老机组增值税返还的影响,增值税返还本期发生额是9.2亿,去年同期是4.7亿,其他的影响比较小。


问:7月份全国核电发电量还是同比减少的,请下公司这边的情况是怎样的?

答:公司7月份发电量同比是增加的。单月发电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当月机组的大修安排等情况。


问:公司近些年并购的项目规模大概是多少,其中从民营企业手中购进的规模有多少,近期有补贴核查的情况,其中有些民营企业的项目存在,目前公司的核查情况怎么样?

答:目前公司在运新能源项目里,有一半左右是通过收并购取得的,包括中核汇能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历史上收购的项目。公司在项目的收并购方面比较慎重,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对于项目的筛选要求比较严格。国家正在组织对国补的核查工作,公司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配合核查工作,目前一些项目也在等待后续核查结果。


问:公司后续资源获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类似于福建省招标的形式还是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去年以来公司的新能源项目有多少是通过竞价方式获得的,剩下的是怎样实现的?

答:公司在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上全面走市场化的道路,公司与各省市县进行沟通获取指标,也参加投标以及进行一些战略合作。一方面,公司会结合自身优势,利用核电站周边的资源开发新能源,比如公司田湾200万千瓦的滩涂项目预计今年会开工,三门的滩涂项目、海南核电站周边的海上风电,以及其他几个基地的海域、滩涂等;另外,公司积极利用大股东中核集团的资源,来统筹开发新能源项目,积极利用西北地区的土地、戈壁以及以前的一些矿山资源等。


问:公司目前有多少厂址是可以随时能够被核准的?目前公司储备的厂址大概还有多少?

答:目前公司储备有10台以上比较成熟的核电厂址资源,其中有一些项目已经上报,等待后续的核准。考虑到核电的建设周期较长,公司希望新的核电项目能够尽快得到核准。目前,公司在积极开拓新的核电厂址,加大前期投入,为更多核电项目的核准做好充分准备。


问:公司去年业绩大幅升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因为公司账上还有很多外币债务,目前来看公司外币债务大概还有多少?

答:目前公司还有6.5亿美元和7.8亿欧元的外币债务。核电建设过程中有一些设备采购需要支付美元或者欧元。以前外币的利率比较低,从利率和汇率综合来算,公司整体是获益的。今年上半年欧元和美元的跷跷板效应产生了一些对冲。目前美元正处在汇率上涨过程中,公司将密切关注美元、欧元汇率和利率走势,做好综合研判,采取适当措施控制风险。


问:公司预计未来核电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会如何发展?是否会与火电的市场化电价存在联动性?

答: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电力交易和价格形成机制会不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今年公司参加市场化交易的电量电价同比有所上涨。


中国核电主营业务:核电项目及配套设施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输配电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售电。

中国核电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45.72亿元,同比上升14.98%;归母净利润54.37亿元,同比上升17.36%;扣非净利润54.19亿元,同比上升18.83%;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74.73亿元,同比上升8.2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5.53亿元,同比下降7.1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35亿元,同比下降5.11%;负债率67.03%,投资收益7859.5万元,财务费用38.68亿元,毛利率50.6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9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6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410.8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96.06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中国核电(601985)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可能有财务风险,存在隐忧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财务费用/货币资金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