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机械设备行业简评:期待行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来源:东海证券

2025-11-28 20:46:00

(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简评:期待行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加速构建行业标准与评价体系,推动训练与中试平台建设,有望引导产业发展更加有序。以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制造领域正在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难以互通共享等问题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产业标准的研讨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基础指标上达成协同,以更好地推动研发成果进行商业化落地。
标准化工作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引用数据,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这些标准覆盖了工业、服务、人形、教育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基础通用、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的标准框架,为整个产业规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顺应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正全力推进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产业共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团体标准。今年5月,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及多家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制定了《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T/CIE298-2025)。该标准通过“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表现、协作交互”四大核心能力维度,对人形机器人进行智能化评价。在等级划分上,该标准参考了自动驾驶和工业机器人的分级逻辑,将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划分为“L1-L5”五个等级。这一分级标准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明确技术发展方向,也为用户选择适合的产品提供了依据。
建立标准的同时,推进具身智能产业资源开放共享。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成为打造开源平台的重要力量之一。今年7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可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数据采集训练、中试验证、软硬件测试、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服务。针对机器人规模化量产中的瓶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中试验证基地将具备机器人从组装到测试的全流程管控能力、生产质量的可量化监控及可持续优化能力,助力产品开发与落地。
具身智能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落地。今年9月,“上海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标准化试点”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示。该试点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承担,将以上海国地中心主训练场统领、全国各分训练场支撑的模式开展。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该试点计划围绕“实体物理场、虚拟训练场、本体/部组件、场景应用”四大领域,推动制定80余项标准,为全国训练场的互联互通建立基础。
标准化工作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利于缓解因标准缺失导致的市场混乱和低水平重复竞争。同时,标准化评价体系也为用户选择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市场竞争更加透明和有序。这种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优质具身智能企业脱颖而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