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半导体:AI泡沫担忧再起,长期快速发展趋势未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行情回顾:本周,沪深300涨跌幅为-3.77%。电子板块涨跌幅为-5.89%,其中,半导体行业涨跌幅为-6.09%。
数字芯片设计:本周,英伟达发布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单季度实现570.1亿美元,同比增长62.5%,高于市场一致预期。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营收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对于2026财年Q4,预计营收为650±13亿美元,Non-GAAP毛利率预计为74.8±0.5%。
模拟芯片设计:受益于国产替代,国内模拟芯片需求持续向好。A股模拟芯片公司圣邦股份、思瑞浦和纳芯微Q3营收均取得同比正增长,其中思瑞浦Q3营收同比增速达70.29%,纳芯微Q3营收同比增速达62.81%。行业竞争仍较为激烈。Q3圣邦股份、思瑞浦和纳芯微毛利率环比变化-0.11pct/0.26pct/-2.3pct。
集成电路制造:本周,国内头部晶圆厂中芯国际发布三季报,Q3实现营收23.82亿美元,环比增长7.8%;毛利率为22.5%,环比增加1.6pct;销售量环比增加4.6%至249.9万片;晶圆平均销售单价环比增长3.8%;产能利用率达到95.8%。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产能增加至102.3万片,对于2025年四季度,公司预计销售收入环比增长2%,毛利率在18-20%之间。
半导体设备:国内半导体设备整体需求较好,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北方华创Q3营收突破100亿元,创单季度营收新高,同比增速达38.31%。中微公司、拓荆科技Q3营收增速分别为50.62%/124.15%。测试机领域长川科技和华峰测控营收实现较高增长,两家公司Q3营收增速分别达到60.04%和67.21%。展望2026年,预计国内存储厂商将为晶圆厂资本支出贡献主要增量,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
投资建议: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股对电子行业的持仓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重达12.66%。进入Q4,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泡沫担忧再起,叠加机构投资者对电子持仓占比过高,电子行业公司股价普遍回调。中长期看,中美两国头部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预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Trendforce在11月6日上修对头部互联网厂商今明两年资本支出的预计,达到2025年4306亿美元(+65%)、2026年6020亿美元(+40%),支撑未来对算力芯片的需求。国产GPU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和中芯国际。国内存储厂为明年晶圆厂资本支出贡献主要增量,预计将带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需求,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和安集科技。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