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韧性强化的外贸与市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2025年9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8.3%,进口同比+7.4%,谭诗吟均显著超过前值,我们认为外贸整体的走强不仅显示出中国进出口的韧性,也给当资格编号:S0120523070007前面临波折的大国博弈与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强的底气与韧性。
一、出口增长的来源
2025年9月当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8.3%,刷新4月以来的最高增速,虽有去年同期低基数的贡献,但剔除基数效应也能看到不错的增速。下面将从区域和品类两个角度来解析出口增长的来源。
分区域看:同比来看,9月出口同比除了对美国是显著下滑之外,对美国以外的主要经济体的出口同比增速均显著回升。其中,除了对日韩出口为个位数增长,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均录得双位数增长;环比来看,9月出口环比增量主要来自于对中国香港、非洲、美国,日本、韩国也贡献了少数增量,而对欧盟、东盟的出口较8月回落了一些,对印度、拉美的出口较8月稍有回落。
分品类看:考虑到单月数据存在明显周期波动,这里用1-9月累计数据进行梳理。从累计金额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同比出现显著增长,增速分别为9.6与8.0%;
细分项上,肥料(61.0%)、集成电路(24.4%)、粮食(23.2%)、船舶(22.4%)、汽车(包括底盘)(11.8%)、液晶显示模组(10.6%)累计同比出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通用机械设备、医疗仪器及器械、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汽车零配件录得高单位数增长,水产品、纺织品也获得了3-5%的增长;
累计负增长较多的则是成品油(-13.9%)、箱包及类似容器(-10.7%)、中药材与中式成药(-9.0%)、手机(-9.0%)、鞋靴(-8.1%)、玩具(-7.5%)、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7.4%)、稀土(-7.0%)。
二、外贸数据强化韧性,提振大国博弈底气
(一)进口增长醒目,验证内需韧性
与出口相比,9月进口的增速其实更加难得。7.4%的增速虽然没有出口增速8.3%那么高,但已经刷新了2024年5月以来的新高,扭转了此前一年多的进口低迷状态,验证了近期内需韧性的提升。
从来源看,进口同比增长较大的为中国香港(304.2%)、巴西(24.1%)、非洲(22.4%)、日本(20.9%)、韩国(13.1%)与欧盟(9.4%),环比增量贡献较大的为东盟、韩国、欧盟、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非洲;自美进口同比依然大幅下行16.1%。
从大的品类看,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长显著,增速分别为10.3%与5.8%,农产品大类进口同比下滑5.0%;
从细分品类看,进口同比增长较快的品类有空载重量超过2吨的飞机(69.6%)、天然及合成橡胶(34.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8.4%)、铜矿砂及其精矿(19.9%)、食用植物油(14.1%),集成电路、稀土、肉类也获得了一定增速;而负增长明显的则是农产品、能源化工、汽车、纺织品、钢材与铁矿等。
(二)博弈属性强,底气获提升
综合来看进出口数据,可以发现中美博弈带来的显著影响。中美双向进出口的同比均呈两位数下行,中美之间的双向贸易也在过去一段时间出现显著下行,而欧盟、东盟、日韩、拉美、非洲等经济体则扮演了替代补充的角色,中国香港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品类上过往中美贸易重要的农产品、稀土也出现了大幅波动,美国农场主也正在为大豆贸易无法打开中国市场而发愁,稀土更是成为中美近期博弈的胜负手,铁矿结算也是近期中澳谈判的重点。
9月进出口同步走强,外贸多元化延续,这进一步提升了大国博弈中方的韧性与底气,这在最新一轮经贸博弈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三、观点:贸易顺差延续稳健,市场结构有望收敛
2025年9月人民币计价贸易顺差6454.7亿元;美元计价贸易顺差904.5亿美元。国新办就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说明提到:“第一,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第二,市场多元化持续推进;第三,出口产品向新向优;第四,进口运行逐步回升;第五,外贸主体积极活跃。”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外贸格局有望延续稳健,虽然美方针对关税言论出现波动,但在中方底气与韧性都得到强化的背景下,关税带来的冲击明显减弱,内需的韧性也有所提升。市场方面,此前极致分化的市场走势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收敛,在科技估值整体不低的背景下,大金融、出口龙头、公用事业为代表的红利板块的表现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中美博弈烈度超预期;地缘政治危机超预期;全球经济承压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