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CGS-NDI专题报告:“增长滤镜”下的东盟消费潜力再评估

来源:中国银河

2025-10-14 16:29:00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CGS-NDI专题报告:“增长滤镜”下的东盟消费潜力再评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东盟消费潜力的再审视:2025年泡泡玛特等中国潮玩IP爆红东南亚、老铺黄金新加坡首店业绩亮眼、国产动画《哪吒2》马来西亚票房破千万美元,刷新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东南亚“新消费”成为国际关注焦点,现有研究指出,在人口红利、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驱动下,东盟消费市场具备显著增长潜能。但从数据来看,在消费支出全球占比(3.6%)、消费对GDP的贡献度(66%)等方面,东盟与美国、中国以及墨西哥等国相比存在差距,且并不出彩。国际市场对其消费潜力的乐观预期,究竟是区域真实增长潜力的体现,还是全球资本过度乐观的“增长滤镜”效应?这一判断需要基于多维度的理性分析。
第一,东盟本土生产力难以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但得益于完善的贸易体系,大量依赖进口弥补供需错配,呈现出明显的“进口替代效应”。东盟依托人口及经济增速等有利条件确实具备强劲的消费需求,但尚未充分转化成对GDP的有力拉动。数据显示,2024年东盟人口和GDP分别占全球的4.9%和4%,但消费支出占比仅为3.6%;相比之下,耐用和非耐用消费品进口占比分别达到4.8%和4%,凸显进口在支撑区域消费中的关键作用。
第二,生产消费错配引致的进口替代效应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珠宝、汽车、摄影器材等耐用消费领域尤为显著。过去五年间,排除中转贸易影响后,新加坡(5.7%)和马来西亚(5.6%)消费品进口增速显著高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从产品结构来看,东盟消费品进口由传统低附加值产品逐步转向以珍珠宝石、汽车、摄影器械等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同时船舶、玩具等品类亦展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
第三,随着年轻以及中产群体的崛起,东盟消费进入黄金成长周期。其一,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千禧一代(占比约为21.4%-26.4%,同期世界为21.1%)正加速转化为消费动能。泰国(36.3%)、印尼(31.6%)以及马来西亚(29.9%)中产家庭占比高于欧美主要国家(美国22.3%),消费潜力突出。其二,电商崛起进一步释放需求,2024年该地区电商零售交易总额相较2019年增长2倍多,增速远超全球多数成熟市场。印尼一国电商规模占全体近半,领先地位稳固。其三,叠加多元文化背景推动情绪驱动型消费兴起,颜值经济、社交消费与节庆消费在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尤为活跃。
展望未来,推动消费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动能的关键在于:构建本地消费导向型的制造体系,并提升高附加值品类的本土承接能力。测算显示,至2030年东盟本地消费规模有望达2.9–3.9万亿美元,年均增速介于4.7%–10%之间,具备发展潜力。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在相关领域的本土替代空间高达60%,明显高于部分发达经济体;此外,医疗器械、汽车、精密设备等高附加值品类,是未来本地替代的重点方向。对此,东盟可以聚焦这些国家和领域构建以消费为导向的本土制造体系;中国企业高附加值消费品在东盟市场渗透率仍低,应重点评估该区域收益预期,优化差异化产品路径与重点市场布局,积极把握本地化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
1.国内外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国内外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
3.国际经济贸易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4.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超预期的风险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