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首次覆盖报告:AI电源放量可期,全球化布局持续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麦格米特(002851)
多极增长,平衡风险。公司是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公司,在功率变换硬件、数字化电源控制和自动化系统控制与通信软件三大核心技术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技术的交叉应用,公司布局形成了多种产品品类,目前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电源产品、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精密连接等六大类。公司近几年业绩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2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1.7亿元,CAGR达27.5%;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亿元,CAGR达20.7%。
AIDC电源迭代向上,800V HVDC渐行渐近。国内外互联网大厂加注AI,上调CAPEX。受益于AI算力需求旺盛,AIDC高景气,AI电源机柜外效率提升,机柜内功率密度提升。以机柜作为划分,数据中心电源可以分为柜内电源和柜外电源。(1)柜外常用的UPS系统,通过变压器将市电降低为380V/400V低压交流电,其中UPS系统正向800V HVDC演进。(2)柜内电源:机架配电系统服务器内AC/DC转换器将380V/400V低压交流电输出48V/50V直流电,其中AC/DC转换器包含电源模块PSU和电源管理控制器PMC,PSU负责电流转换,PMC负责控制与通信;服务器内通过DC/DC转换器将48V/50V直流电转换为12V、5V、3.3V等不同等级的直流电,以满足服务器中不同芯片和电路的工作电压需求。根据台达数据可知,柜外电源未来UPS向800V HVDC演进,柜内电源AC/DC、DC/DC依旧是刚需,功率密度有望提升,也有望加入BBU(备用电池单元)、超级电容作为备用电源。
从Power Shelf到Power Rack,AI电源产品持续丰富。在AI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相关技术的布局中,公司陆续推出了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架(PowerShelf)、服务器备用电源架(BBU Shelf)、超级电容组(Power CapacitorShelf)、高压直流输电系统(800V/570kW Side Rack)等产品。在2025GTC大会上,麦格米特展出800V HVDC Power Sidecar,sidecar的方案有望大幅增加价值量。作为目前少数具备高功率高效率服务器电源技术与海外全流程生产供应能力的综合型电源供应商,公司现有AI服务器电源相关产品和积累的先进性技术平台,可广泛支持国内外的算力建设,未来有望开发800V-48VAC-DC产品、以及板载电源DC-DC产品。我们看好公司从Power Shelf逐步升级为Power Rack电源供应商,服务器电源单瓦价值量有望大幅增加。
卡位大陆唯一NV链服务器电源供应商,持续拓展海内外其他客户。公司己与英伟达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服务器电源领域成为其指定的数据中心部件提供商之一,正积极参与英伟达Blackwell系列架构数据中心硬件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合作建设。除英伟达外,2025年公司已同步在国内外全行业的上中下游全链条客户端做到了全面覆盖对接(即技术方案主导方、系统集成制造商、终端互联网云厂三端全覆盖),已获得部分国内外厂商的准入。我们认为公司AI服务器电源的多数客户需求及项目进度仍处于量产前的研发与调试阶段,小批量的AI服务器电源订单加速释放,随着公司持续深耕服务器电源国内和国外市场,不断推进产品的系统化和市场准入,收入放量在即。我们认为公司2025年、2027年在英伟达PSU的市场规模分别可达21亿元、114亿元,CAGR达134%,PSU电源总市场规模可达21亿元、118亿元,CAGR达138%,未来增量广阔。
海外收入高增长高毛利,定增补充全球百亿产能。近年来公司海外客户需求持续上升,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也逐年扩大,公司2025H1直接海外收入15.22亿元(+9.21%),占总收入32.57%,间接海外收入占比约8%,合计超40%。海外毛利率在25-30%波动,近几年高于国内6pcts左右。海外工厂布局泰国、印度,定增补充全球百亿产能,聚焦于AI服务器电源、智能家电电控、光储充等领域,为未来3-5年及之后的产能及发展做准备。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全球化战略持续深入,海外产能加速释放,海外市场拓展逐渐深入,海外市场订单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为大陆唯一NV链服务器电源供应商,持续拓展海内外其他客户,从Power Shelf到Power Rack,AI电源产品持续丰富未来随着数据中心电源需求爆发,公司加速出海,成长性较强。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742/1308百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84/1.36/2.39元,对应PE分别为97.15/60.07/34.10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路线变更的风险;地缘政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