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新三板2025中报透视:专精特新密集登陆,盈利韧性凸显估值潜力

来源:开源证券

2025-10-03 17:31:00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新三板2025中报透视:专精特新密集登陆,盈利韧性凸显估值潜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三板市场呈现周期性复苏,2025年中报盈利韧性凸显但增长动能承压
新三板市场在在2017年达高峰后经历多年调整,2024年起出现回暖迹象。截至2025年9月23日总市值1.55万亿,挂牌企业6025家(创新层2320家,基础层3705家),总市值开始回升。从交易特征来看,市场自2015年以来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当前处于活跃度相对较低的阶段。2025年中报显示,新三板整体营收增速为-0.16%,但归母净利润仍保持5.79%的正增长,与新挂牌优质公司增多有关,盈利韧性凸显。分层来看,基础层净利润增速优于创新层,但创新层企业整体质量更高,亏损面显著低于基础层。
新挂牌企业质优专精,专精特新占比29.93%驱动板块活力
2024年至2025年9月22日,新挂牌企业558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67家(占比29.93%),集中分布于工业(34.95%)、材料(19.00%)、信息技术(17.03%)等高成长赛道。头部盈利企业表现突出:明泰股份(净利润3.12亿元)、杰理科技(2.93亿元)、石羊农科(2.84亿元)领跑;高研发企业如瑞思普利(研发费用率居首)凸显创新实力。新挂牌企业为板块注入新鲜血液,15家企业持续跻身盈利TOP20,印证质量提升趋势。
展望:估值洼地待重估,融资功能修复与北交所联动成关键机遇
当前新三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显著低于北证A股,形成明显洼地。同时市场分化加剧:三板做市指数向北证50趋近,而三板成指持续低迷,反映优质资产率先受益改革。融资规模近年来呈波动下行趋势。融资规模自2016年峰值后整体下行,2025年增发企业仅112家。随着北交所制度不断完善和市场关注度提升,新三板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平台,其估值修复与融资功能提升具备潜在空间。展望未来,新三板需强化融资功能、深化专精特新培育,未来政策优化与优质企业持续注入有望激活市场活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达预期风险、数据统计误差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





东兴证券

2025-09-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