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国际贸易数据点评(2025.8):缓和期内出口降温,后续仍需保持警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尽管中美关税缓和期延长,但我国8月出口已经开始初步呈现降温迹象,前期的高增趋势或难以延续至全年;原油价格震荡下行,进口增速再度回落。8月出口(美元计价,下同)同比较7月回落2.8个百分点至4.4%,为去年5月以来次低,尽管我国与美国的关税缓和期延长3个月,但美国自8月初开始实施的“对等关税”正在对我国出口造成超市场预期影响,前期的出口高增趋势可能难以延续至全年。8月以来原油价格震荡回落,导致我国8月进口同比下行2.8个百分点至1.3%,受此影响,当月货物贸易差额小幅扩大至1023.2亿美元。
对美直接出口跌幅再度大幅加深,对欧英等其余最终消费地小幅回升,对协同供给伙伴持续改善。尽管瑞典经贸会谈决定将关税缓和期延长90天,8月仍处缓和期内,但在美国剥离外部供给、重构本土产能的明确政策导向下,我国对美国直接出口同比跌幅却再度加深11.2个百分点至-33.1%,为本轮关税摩擦阶段内次低单月;对其余主要最终消费地欧盟、英国和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小幅上行1.1、2.7和4.3个百分点。此外,我国对东盟和中国香港出口同比分别上行5.9和6.5个百分点至22.5%和17.2%,均为3月以来新高,显示当前阶段跨区域协同分工供给仍是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式。
重点商品类别特征:受基数影响,中端消费品出口再度回落,成熟的协同供给带来半导体电子大类出口韧性。8月出口重点商品类别呈现以下结构性特征:1)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中端消费品出口再度回落,纺织服装鞋靴箱包家具玩具、陶瓷钢材铝材和家电音视频照明合并大类对当月出口同比的贡献分别较7月回落0.9、0.5和0.2个百分点。2)半导体电子产业链一方面因当前域外分工协同供给已相当成熟,另一方面也由于去年基数较低的影响而表现较好,8月手机电脑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合并大类对出口同比的贡献的大幅提升0.8个百分点。3)汽车及零部件对出口同比的贡献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0.7个百分点,凸显在来自美国的极大对等关税压力下,欧盟等非美发达经济体当前并未选择再度强化对华贸易摩擦烈度。4)前期持续保持较高增长的其他机电产品对当月出口同比的贡献有所回落,大幅降温达1.3个百分点。
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带动进口同比再度回落,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持续遇冷。8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大幅降温2.8个百分点至1.3%。原油价格近期再度震荡回落或为主要原因,8月原油进口同比跌幅再度加深7.7个百分点至-15.1%;此外,大豆进口同比也大幅下跌14.6个百分点至-8.9%,大宗、能源商品合并大类对进口同比的拖累也加深2.2个百分点至-4.1个百分点。此外,与未来加工贸易出口关联度较高的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贡献也大幅回落了0.7个百分点。
缓和期尚未结束,我国出口已经开始降温,后续对出口形势的展望仍需保持警惕。8月初美国宣布对除我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得益于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出口企业长期以来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本轮对对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普遍加征15%左右关税税率后我国仍有较大优势。但除加征关税外,美国额外要求的自美采购以及对美投资预计将对其余非美发达经济体需求造成较大冲击。此外,正如我们上文分析,当前我国出口韧性较强的产业链主要通过协同供给的方式有效规避关税冲击,但本次美国对以东盟为代表的我国主要协同供给国家和地区加征20%左右的关税,以及针对转运货物的40%税率预计将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当前出口已经呈现降温迹象,后续若出现单月大幅走弱的形势,中央财政可能仍需加大对耐用消费品的补贴力度以对冲外需降温的压力。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导致出口增长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