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策略周观点:居民和产业资本对牛熊市影响比机构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用精准的数据界定机构和居民资金不太容易,如果考虑增量部分,我们认为银证转账、融资余额、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私募基金等份额的变动,大多主要来自居民的资金流入,而保险、外资属于更为纯粹的机构资金。从历史数据能够看到,居民资金的变动幅度更大,和牛熊市波动更为同步,保险和外资流入的节奏和牛熊市偏差较大。另一个对牛熊市影响比较大的资金是产业资本,历史上产业资本大部分时间是流出的(股权融资规模>分红),但一旦转入流入,后续大概率是牛市,比如1995、2005、2013、2023-2024,这几个时间点过后,1年内都开启了牛市。多个渠道都能观察到居民资金的流入,但投资者对居民资金流入的强度和范围还有分歧,其实每一次牛市,居民资金流入的强度都是一般是逐渐加强的,流入的渠道刚开始只有局部,到牛市后期才是所有渠道都有资金流入。当下的居民资金流入力度虽然比2014-15年牛市后期慢,但比2014年6-9月牛市初期并不慢,而且也呈现出部分渠道资金更多、资深投资者更早入市的迹象。产业资本流出项有增加,但依然大幅低于2020-2022年,所以牛市大概率尚未进入后期。
(1)居民和产业资本对牛熊市影响比机构大。用精准的数据界定机构和居民资金不太容易,如果考虑增量部分,我们认为银证转账、融资余额、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私募基金等份额的变动,大多主要来自居民的资金流入,而保险、外资属于更为纯粹的机构资金。从历史数据能够看到,居民资金的变动幅度更大,高峰期能够达到1.5-2.5万亿的年度资金流入,而且和牛熊市波动更为同步,2014-15、2019-2021年居民资金流入的年份均是牛市。纯粹的机构类资金(保险和北上)年度资金波动高峰期能达到5000-7000亿,保险和外资流入的节奏和牛熊市偏差较大,2018年和2022年机构资金流入,但市场是熊市。
(2)居民资金流入逐渐增强,之前的牛市也出现过资深股民比小股民更早更强流入。多个渠道都能观察到居民资金的流入,但投资者对居民资金流入的强度和范围还有分歧,其实每一次牛市,居民资金流入的强度一般是逐渐加强的,流入的渠道刚开始只有局部,到牛市后期才是所有渠道都有资金流入。比如,从开户数来看,今年6-8月连续3个月回升,当尚未突破年初3月的高点,但如果观察2014年的数据,2014年6-8月连续3个月回升后也没有突破14年3月高点,直到14年9月才突破。2014年牛市中,如果观察不同规模投资者账户数变化,能够看到14-15年牛市,明显是资金规模更大的账户增加更多,14年7-9月,指数刚开始进入连续上涨的第一个季度,也是规模更大的账户增长更快。所以,当下的居民资金流入力度虽然比2014-15年牛市后期慢,但比2014年6-9月牛市初期并不慢,而且也呈现出部分渠道资金更多、资深投资者更早入市的迹象。
(3)产业资本流出项有增加,但依然大幅低于2020-2022年。历史上如果股权融资规模低于分红容易开启牛市,而到了牛市中后期,股权融资和产业资本减持往往会快速增加到历史高点。目前来看,IPO融资规模有回升,但依然低于2019-22年水平,大股东减持规模有增加,但依然低于2020-22年的水平。所以产业资本的流入力度尚未达到牛市后期的强度,牛市大概率很难结束。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