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逆变器出口:出口环比小幅回调,大洋洲市场创新高

来源:万联证券

2025-08-27 15:26:00

(以下内容从万联证券《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逆变器出口:出口环比小幅回调,大洋洲市场创新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2025年8月20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7月逆变器出口数据。整体来看,2025年7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为65.05亿元,环比下降1.08%,同比增长16.02%,环比小幅回调,同比高增长。2025年1-7月,我国逆变器累计出口金额为369.71亿元,同比增长8.63%,市场表现较好。分地区来看,亚洲市场有所回落,7月出口环比回落,主要系印巴户储需求下降影响,中东地区大储放量,表现较好;欧洲地区表现稳定,出口金额同环比正增长,英国、荷兰市场表现较好,同环比正增长;北美地区关税政策影响趋稳,同比实现高增长;非洲地区的南非市场持续回落,尼日利亚市场同环比高增长;大洋洲地区出口创新高,主要系澳大利亚市场同环比高增长。
投资要点:
2025年7月逆变器出口金额同比回升。2025年7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为65.05亿元,环比下降1.08%,同比增长16.02%,环比小幅回调,同比高增长。累计出口金额来看,2025年1-7月,我国逆变器累计出口金额为369.71亿元,同比增长8.63%,市场表现稳定。
分到达地区来看:
亚洲:中东地区表现较好,印巴户储回落。2025年7月,我国对亚洲地区逆变器出口金额为20.54亿元,环比下降22.84%,同比增长1.69%,环比有所回落。分国家来看,2025年7月,我国对沙特、阿联酋、印度、巴基斯坦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1.48、3.42、3.02、1.47亿元,分别同比+878.20%、+34.99%、-43.90%、-59.35%。整体来看,亚洲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中东地区表现较好,阿联酋出口金额同环比实现高增长,沙特因大储项目集中放量,6月出口金额创历史新高,7月环比出现回落,同比保持高增长;印度、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户用储能7月出口金额持续回落,市场需求短期波动。
欧洲:出口数据整体稳定,英国、荷兰市场表现较好。2025年7月,我国对欧洲地区逆变器出口金额为28.31亿元,环比增长15.70%,同比增长28.13%,整体保持稳定。分国家来看,2025年7月,我国对德国、荷兰、英国、波兰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3.17、16.63、1.50、0.68亿元,分别同比-11.46%、+61.68%、+6.03%、-42.45%。对德国出口环比持续下滑,同比出现负增长,对荷兰出口明显回升,对英国出口表现较好,实现同环比正增长,而对波兰出口同比持续下滑。
其他地区:北美市场同比高增长,大洋洲市场创新高
北美:关税影响趋稳,同比实现高增长。2025年7月,我国对北美地区逆变器出口金额为2.35亿元,环比+6.27%,同比+31.93%。
拉丁美洲:拉美市场同环比回落,墨西哥环比回升。2025年7月,我国对拉美地区逆变器出口金额为5.88亿元,环比-2.04%,同比-14.54%。
非洲地区:南非市场持续回落,尼日利亚市场同环比高增长。2025年7月,我国对非洲地区逆变器出口金额为4.09亿元,环比-1.36%,同比+11.93%。
大洋洲:出口金额创新高,同环比高增长。2025年7月,我国对大洋洲地区逆变器出口金额为3.97亿元,环比+60.89%,同比+188.80%。
分发货地来看:
广东出口同环比正增长,江苏出口有所回调。2025年7月,我国广东、浙江、安徽、江苏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24.41、15.43、8.34、9.87亿元,分别环比+0.93%、+7.97%、+5.05%、-5.92%,同比+10.38%、-3.24%、+27.38%、+94.00%。广东地区同环比正增长,浙江地区环比保持稳定,同比小幅回落,安徽地区环比回升,同比高增长,江苏地区出口金额受6月高基数影响,7月环比小幅回落,同比保持高增长。
注:各省份主要逆变器公司如下,广东(盛弘股份、禾望电气、华为);江苏(固德威、上能电气);浙江(德业股份、锦浪科技、艾罗能源、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安徽(阳光电源)。
投资建议:长期来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网不稳定性增加,储能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分地区来看:(1)欧洲户储库存影响减弱,大储装机规模增长提速,接替户储增量,整体市场有望逐步回暖;(2)美国大储装机需求较大,储能项目并网有望加速,带动市场规模增长,当前美国关税影响有所减弱,出口有望保持增势;(3)新兴市场增长较快,亚洲、非洲、南美、大洋洲等地区户储空间广阔,有望为储能需求增长持续提供新动能;(4)中东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储能项目投建加速,沙特、阿联酋的大储装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建议关注海外布局完善、市场地位领先的龙头个股。
风险因素: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贸易政策变动、极端天气影响、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等。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