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电子行业周报:华虹半导体筹划收购华力微控股权

来源:爱建证券

2025-08-25 19:07:00

(以下内容从爱建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华虹半导体筹划收购华力微控股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数字芯片设计大涨值得关注。本周(2025/8/18-8/22)SW电子行业指数(+8.95%),涨跌幅排名2/31位,沪深300指数(+4.18%)。SW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前五分别为:通信(+10.84%),电子(+8.95%),综合(+8.25%),计算机(+7.93%),美容护理(+5.35%),涨跌幅后五分别为:房地产(+0.50%),煤炭(+0.92%),医药生物(+1.05%),银行(+1.25%),环保(+1.33%)。本周SW电子三级行业指数涨跌幅前三分别是:数字芯片设计(+16.36%),半导体设备(+12.31%),集成电路制造(+11.12%);涨跌幅后三分别是:被动元件(+1.05%),印制电路板(+1.84%),品牌消费电子(+5.28%)。
华虹半导体筹划收购华力微控股权。2025年8月17日,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为履行IPO时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华力微)控股权,同时配套募集资金。本次收购标的为华力微运营的、与华虹半导体在65/55nm和40nm存在同业竞争的华虹五厂对应股权,目前该标的正处于分立阶段。
华虹集团实现工艺制程突破。华力微2010年成立后逐步完成技术与管理体系搭建(2011年55nm试流片、通过ISO9001认证)、工艺迭代与业务拓展(2013-2015年CIS产品风险量产、40nm量产及28nm芯片流片成功),并通过华虹六厂建设与汽车电子相关体系认证强化竞争力;2025年8月华虹半导体拟收购其控股权,有望通过资源协同加速发展。华虹集团旗下二者分工明确:华虹半导体以成熟工艺为核心,运营上海、无锡5座产线(3座8英寸、2座12英寸),工艺覆盖180nm-40nm,聚焦功率器件、传感器等特色代工领域;华力微则聚焦12英寸中,运营华虹五厂(65/55nm-40nm)并控股华虹六厂(28/22nm),集中布局上海产线,聚焦高端逻辑领域。
晶圆代工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核心枢纽。上游依赖EDA工具、IP授权、光刻设备及硅片提供技术与原料支撑,中游承接芯片设计方案,通过光刻、蚀刻等工艺将设计图案转移至硅片形成晶圆(工艺直接决定芯片性能与良品率),并对接下游终端应用实现价值落地,对产业链高效运转意义重大。从行业规模看,全球晶圆代工市场2020-2024年复合增速15.4%,2023-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152.0亿美元、1375.5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表现更优,2024年规模130.0亿美元(占全球9.4%),同期复合增速18.8%,显著高于全球水平。从竞争格局看,2025Q1全球市场高度集中,TrendForce数据显示,TSMC以67.6%份额居首(凭借3nm/2nm先进制程、头部客户绑定及大产能优势),Samsung(8.1%)受良率、产能分配问题制约份额有限,SMIC(5.5%)依托政策、28nm成本及本土需求立足;国产企业华虹集团亦占2.7%全球份额,是国产晶圆代工的重要力量。
华虹半导体聚焦“8英寸+12英寸”差异化特色工艺开发与应用。公司成立于2025年覆盖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等领域,核心提供晶圆制造服务,同时形成多元化产品与服务矩阵——除对应工艺的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芯片等外,还配套IP设计、测试及晶圆后道加工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半导体制造需求。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04亿美元,2019-2024年复合增速约16.5%,营收增长稳健。产销端,2020-2024年晶圆产量、销量复合增速分别达20.01%、18.32%,2023-2024年产销率均超100%(103.8%、100.7%)。
投资建议:随着华虹收购华力微的推进,华虹半导体有望成功纳入28nm制程工艺产线。这一动作可补齐华虹半导体在汽车芯片制造领域的关键制程短板,增强其竞争能力,同时突破公司估值瓶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华虹半导体的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1)国际贸易摩擦加剧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技术升级进度滞后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