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农林牧渔:我国牛肉价格大涨可期,建议关注肉牛相关产业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摘要
牛属单胎动物,且繁育周期长。牛属于单胎动物,且养殖周期漫长,从能繁母牛怀孕至育成牛出栏通常需要27-28个月,从补栏新生母牛至育成牛出栏通常需要44个月以上。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稳步提升,从2003年13.5%持续攀升至2023年37.2%;
2023年开启肉牛去产能,牛存栏下降是牛价大涨先行指标。随着牛肉刚性需求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步突出,我国开始大量进口牛肉以填补国内供求缺口。2020-2023年新冠疫情造成我国消费需求下降,与此同时,牛肉产量和进口量继续增长,供给过快增长导致2020-2022年肉牛价格出现滞涨,2023年牛肉价格开启二十年以来第一轮大跌,也开启了肉牛行业去产能。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1.9%,2023年新生犊牛数同比下降1.4%,2024年1-11月新生牛犊同比累计下降逾8%;2024年6月,我国牛期末存栏量同比开始由升转降,牛存栏下降成为牛价大涨先行指标。
2025年全球牛肉库存下降趋势不改,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结果有望利于我国肉牛产业。全球期末牛肉存栏量、全球牛期末存栏量与全球肉牛价格呈现较强负相关性。2023-2024年,全球牛肉期末库存量同比分别下降13.4%、0.2%;2025年,全球牛肉期末预期库存量、全球牛期末预期存栏量同比分别下降1.7%、1.0%,全球牛肉价格有望继续上行。我国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的保障措施调查期限延长3个月至2025年11月26日,我们判断调研结果将有利于我国肉牛产业,预计措施将涉及关税加增、配额等。
我国肉牛价格已步入上行周期,建议关注肉牛相关产业链。2023年以来肉牛产业持续去产能。上海钢联数据:2024年1月1日-2025年4月6日,犊牛养殖处于亏损状态,最大头均亏损1420.33元,亏损时长逾15个月;2024年3月20日-2024年8月12日,肉牛专业育肥陷入亏损,最大头均亏损1716.59元,亏损时长接近5个月。伴随着持续大幅亏损,能繁母牛存栏量、新生犊牛存栏量、牛期末存栏量均出现下行。由于牛属于单胎动物,且养殖周期漫长,再叠加全球主产区肉牛价格处于上行周期,以及我国政策端对国内肉牛产业的支持,我们判断,我国肉牛价格已步入上行周期,2026年有望加速上行,建议关注肉牛相关产业链。
风险提示:牛肉价格上涨慢于预期;牛肉价格上涨幅度低于预期;疫情;牛肉进口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