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锂电7月洞察:产业链淡季量价趋稳,关注固态商业化落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月行业重要变化:
1)锂电:7月23日,碳酸锂报价5.9万元/吨,较上月下降8%;氢氧化锂报价6.1万元/吨,较上月下降7%。
2)整车: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11万辆,同/环比+27%/+2%;1~6月累计批发610万辆,同比+39%。行情回顾:
2025年7月以来,锂电板块表现较为活跃,多数环节跑赢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锂矿板块实现领涨,涨幅为11%;部分板块呈现下跌态势,智能驾驶、磷酸铁锂正极,三元正极板块下跌幅度分别为-0.4%、-1%、-3%。本月锂电相关板块多数环节月度成交额继上月回暖后持续增长,主要系固态电池等板块资金交易活跃。本月过半锂电相关板块的3年历史估值分位处于高位,市场对锂电板块关注度走高。
本月研究专题: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方向,关注各工艺领先企业
锂金属负极较石墨、硅碳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为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锂金属拥有超高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电化学电位,是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关键。今年初全球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上车(奔驰)路测,预测2030年锂金属市场近百亿元。压延法能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长期来看,蒸发镀、液相法是制备超薄锂带的潜在发展方向。相关受益公司包括锂金属企业、负极厂企业、箔材供应商以及从工艺上划分的在压延法、蒸发镀、液相法上领先的企业。
本月行业洞察:
新能源车:6月销量持续高增,中欧再度领跑全球。6月中国/欧洲十国/美国新能源车销量111/30/12万辆,同比27%/22%/-5%,渗透率50%/29%/9%。中国销量累计同比增速超预期,主要系受到政策利好和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比持续提升带动。欧洲十国6月同比继续超预期,德国6月领跑且同环比增长显著,英国6月销量迎来连续第二个月增长。美国6月销量持续疲软,主要系新能源车政策不明朗,及中美汽车贸易波动等。
储能:6月国内储能抢装回落,美国维持相对稳定。6月国内装机6.9GWh,同/环比-41%/-70%;1~6月累计49.0GWh,同比162%,月内装机波动主要受“531抢装潮”回落所致。6月美国储能并网3.7GWh,同/环比-10%/-9.4%;1~6月累计16.8GWh,同比32%,5~6月同比下滑主要系美国新能源系列政策动荡导致。据ABIA,6月我国储能及其他电池销量37.4GWh,同/环比62.5%/3.4%;1~6月累计销量173.5GWh,同比108.5%,储能电池销量持续走高。
锂电排产跟踪:7月环比变动-2%~3%,同比增长7%~49%。2025年1~7月,碳酸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预排产累计同比预计达21%~66%,其中单7月电池、电解液同比超30%;正极、隔膜排产环比小幅调整,主要系行业季节性淡季,以及产品价格下行供应链谨慎观望等。
锂电价格:价格整体企稳,锂盐、隔膜持续下行。7月锂电材料价格整体趋于稳定,锂盐、隔膜等环节继续下行。本月资源品、正负极、电解液等主要材料价格普遍回稳,锂盐市场震荡下行,隔膜供给过剩而使价格小幅下降,正极材料价格受需求影响小幅回升。
新技术:固态电池关注政策及商业化,边际上新增关注氧化物及聚合物落地。政策角度看,2027年批量装车测试带来板块确定性机会,政策锚定的是尖端技术的攻关,因此带来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硫化物、硅碳负极等为长期确定方向,工艺端负极侧干法量产今年有望落地。商业角度看,最先迈入商业化推广的产品并非是最尖端的技术,在提升安全性&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不显著牺牲性能产品具备商业化前景,氧化物、聚合物路线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
2025年,锂电板块的行情预计将从全面景气驱动,转向由新技术突破与新应用领域主导的结构性机遇阶段,重点推荐细分赛道龙头及固态新技术公司: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及厦钨新能等。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储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欧美政策制裁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