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化工行业周报:行业催化再起,关注民爆、TDI板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原油市场:需求正值旺季,油价震荡运行。截至7月18日,Brent和WTI油价分别达到69.28美元/桶和67.34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下降1.53%和1.62%;就周均价而言,本周均价环比分别下降1.05%和1.44%。年初以来,Brent和WTI油价分别下降7.18%和6.11%。供给端,7月16日伊拉克库区3处油田遭无人机爆炸袭击,中东地缘担忧再起。7月5日OPEC+八个主要产油国认为目前全球原油市场库存处于低位,决定8月增产54.8万桶/日。受OPEC+近期增产计划影响,IEA预计2025年、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将分别增加210、130万桶/日,高于此前估计的180、110万桶/日。需求端,当前北半球正值出行旺季,截至7月11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为93.9%,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仍处历史同期高位水平。此外,近期裂解价差表现偏强,或与柴油供应偏紧有关,给予油价一定支撑。短中期来看,IEA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预期分别为70.4、72.2万桶/日,较此前预估的72、74万桶/日均有所下调。库存端,截至7月11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2216万桶,环比下降386万桶。我们认为,受季节性旺季影响,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需预期呈现“近强远弱”特征。旺季支撑下,近期油价有望偏强运行,预计短期Brent原油价格运行区间为68-72美元/桶。建议后续密切关注中东地缘局势、OPEC+产量政策、全球贸易争端指引等。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正收益、丙烷负收益。依据我们搭建的模型测算,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178元/吨,年初至今为-32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446元/吨,年初至今为-74元/吨。
价格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较弱,TDI、维生素D3等价格涨幅靠前。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70个产品中,与上周相比,共有46个产品实现上涨、占比27.1%,71个产品下跌、占比41.8%,53个产品持平、占比31.2%。本周价格涨幅居前的产品有液氮(山东)、TDI(上海)、三氯甲烷、维生素D3(国产)、碳酸二甲酯(华东)、原煤(Q5200,内蒙)、金属硅(441)、天然橡胶(上期所)、醋酸乙烯(山东)、聚合MDI(上海)等。
价差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差表现较弱,醋酸乙烯、乙二醇等价差涨幅靠前。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30个产品价差中,与上周相比,共有55个价差实现上涨、占比42.3%,69个价差下跌、占比53.1%,6个价差持平、占比4.6%。本周价差涨幅居前的有三聚氰胺价差(尿素)、顺酐价差(丁烷)、PTA价差(对二甲苯)、MTBE价差(碳四)、TDI价差(甲苯)、碳酸二甲酯价差(EO)、醋酸乙烯价差(电石)、聚丙烯价差(丙烷)、乙二醇价差(石油)、丙烯价差(丙烷)等。
投资建议:本周化工品价格、价差表现较弱。估值方面,截至7月18日,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PE(TTM)分别为18.4x、25.2x,较2014年以来的历史均值15.8x、28.3x溢价水平分别为16.9%、-10.6%。当前时点基础化工行业估值处在2014年以来偏低水平,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近期建议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一是,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把握成长确定性机会,重点关注民爆板块;二是,供给侧扰动增多,关注周期弹性机会,如TDI、有机硅、涤纶长丝等;三是,赋能新质生产力,新材料国产替代或提速,如成核剂、电子级PPO、COC/COP、高性能PI薄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