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龙证券《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国货美妆崛起,关注细分赛道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行业回顾:2025年1月2日至6月24日,美容护理(申万)板块上涨7.44%,跑赢沪深300指数(2.19%)5.25pct。美容护理板块在2025年内的走势显示出较强的市场表现和弹性,整体呈现出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持续繁荣,技术壁垒构筑竞争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分析,2020-2023年,中国胶原蛋白原料端市场规模从16.3亿元人民币增至31.4亿元人民币,CAGR高达24.4%;预计到2030年,中国胶原蛋白原料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63.9亿元人民币。2020-2023年,中国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从204.7亿元增至584.2亿元人民币,CAGR高达41.9%;预计到2030年,中国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将达到2,695.0亿元人民币。
肉毒素:新产品竞争力凸显,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截至2024年6月,国内已获批(产)品共计6款,它们分别是兰州生物的衡力、美国艾尔建的保妥适、法国益普生的吉适、韩国秀杰的乐提葆、德国麦施美学的思奥美,以及美国Revance的达希斐。保妥适和衡力作为率先进入市场的肉毒素产品,市占率分别达到50%和30%。国内其他在研肉毒素产品储备丰富,上市进程加快。
美妆产品消费趋势:本土品牌崛起,线上渠道增速放缓。2022年-2024年中国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从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市场份额超过外资品牌,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主导。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7746.45亿元,同比下降2.83%。其中线上渠道化妆品销售额为4055.27亿元,同比增长0.4%;线下渠道化妆品销售额为3691.17亿元,下降6.1%。线上渠道尽管增速放缓,但市场份额依然持续扩大,相较于2023年提升1.66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随着美容护理行业终端消费复苏,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维持美容护理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1)医美产品:关注在玻尿酸/胶原蛋白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优势及研发管线储备丰富的企业,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2)肉毒素领域:关注在肉毒素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渠道粘性强的企业,如:爱美客、昊海生科等。3)直播电商:关注在电商和直播领域布局较早,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如珀莱雅、上美股份等。4)美妆国货:关注在国货美妆产品方面凭借完善的品牌矩阵与全面的品类布局,增长势头强劲的企业,如:贝泰妮、丸美生物、上海家化、朗姿股份、敷尔佳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风险;新品牌孵化及培育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