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合成生物学周报:工信部征集非粮生物基材料案例,常德市出台全国首部合成生物制造法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5/06/23-2025/06/27)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3.42个百分点至1556.48。上证综指上涨1.91%,创业板指上涨5.6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5.337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9.11个百分点。
常德出台全国首部合成生物制造法规
6月26日,常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获表决通过,这是常德市首部产业促进法规,也是国内首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地方性法规。2024年9月,常德市启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促进立法项目,历经初审、二审及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草案三次审议稿。该规定全文共十九条,涵盖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政府职责等,重点解决招商、研发、成果转化、审批效率、人才缺乏、要素成本等问题,还创新规定了“两不罚、四禁止”制度及容错机制。下一步,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将依法定程序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待批准后公布施行。(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上海拨款4200万资助18个合成生物学项目
6月24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项目立项通知,18个项目获市科委资助4200万元,其中2025年拨款3210万元。这些项目涉及迪赢生物、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家单位,涵盖高通量高精度低成本长片段核酸合成等多个方向。此次资助旨在推动上海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为相关科研项目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工信部聚焦菌种构建与秸秆糖化技术征集非粮生物基材料案例6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启动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工作,聚焦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三大方向。关键技术创新重点关注工业菌种与酶蛋白元件构建、非粮生物质糖化等领域的颠覆性或改进型技术;应用场景拓展聚焦生物基材料在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案例;特色基地培育则关注以非粮生物质综合利用为主导的产业基地。申报主体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管理规范,案例需技术水平高且有完整解决方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此次活动旨在推广优质案例,推动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优质产品应用,培育先进产业集群。(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湖北大学突破地衣芽孢杆菌基因编辑改造技术
6月23日,湖北大学在生物制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生命科学学院陈守文教授团队耗时18年自主研发的地衣芽孢杆菌细胞工厂平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改造地衣芽孢杆菌,提升肥料性能,相关技术获2023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在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将废弃甘油转化为γ-聚谷氨酸溶液,产品销往全国,占据近20%市场份额。(资料来源:TK生物基材料与能源,华安证券研究所)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利用新型物理算法设计人工合成酶
6月24日,《自然》杂志报道,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科学家利用新型计算机算法设计出高效人工合成酶,其催化效率达到AI设计酶的100倍,且能完成天然蛋白质无法实现的化学反应。该团队采用基于酶工作原理的物理算法,而非传统模仿现有酶结构的方法,设计的合成酶在催化“肯普消除”反应时效率与天然酶相当,但氨基酸序列差异超140处,且发现非环状氨基酸结构更具催化优势。这项成果标志合成生物学重要进展,首次实现无需实验室优化即可获高效合成酶,未来计划结合AI技术挑战更复杂多步反应。与主流AI设计酶不同,该研究避免大量已知酶结构数据限制,为难以获天然催化剂的反应提供新方案,可能改变生物制造行业技术路线。(资料来源:synbio深波,华安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