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轨交设备Ⅱ行业定期报告:首批出口哈萨克斯坦系列化新能源机车下线,淮宿蚌城际铁路淮北段全线贯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与哈国家铁路公司合作的首批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在中车资阳下线由国家铁路局组织研制的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研制和推广工作取得新进展。5月20日,中国中车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合作的首批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正式下线,并将于6月运抵哈萨克斯坦。这是我国系列化标准新能源机车平台产品首次出口海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该批机车将为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运输注入绿色新动力,对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淮宿蚌城际铁路淮北段实现全线贯通,为铺轨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5月19日,随着淮北北特大桥最后一榀箱梁精准落位,淮宿蚌城际铁路站前1标项目顺利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任务,标志着淮宿蚌城际铁路淮北段实现全线贯通,为后续稳步推进铺轨施工奠定坚实基础。淮宿蚌城际铁路北起淮北北站,向南经淮北、宿州、蚌埠三市,接入蚌埠南站,正线长约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此次架设的最后一榀箱梁长32.6米、重743.4吨,架设完成后淮北北特大桥实现合龙,成功跨越既有铁路和市政道路。
营业里程持续增长,20万公里目标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万公里;2020年国铁集团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202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两个文件均对203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提出了一致要求: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结合“十四五”铁路网规模,若想达到2035年的目标,2026年至2035年需建成铁路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万公里左右,平均每年铁路投产新线35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000公里左右。20万公里的远期目标有望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建议关注
1)中国中车:全球领先的轨交装备供应商,轨交装备收入全球第一,行业地位巩固;
2)中国通号:以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特色,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3)时代电气: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市场;
4)思维列控: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已成为我国高铁综合监测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5)神州高铁: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领先企业,下游客户基本覆盖国铁、城轨、货运专用铁路线、主机厂等客户群体;6)辉煌科技:以服务轨道交通为己任,提供轨交运维设备及集成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风险提示
铁路网络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机车车辆维修需求释放缓慢;铁路客、货运输受到其他交通方式挤压导致下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