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2025年CIBF展览会回顾:固态电池热度高,材料渐进式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于2025年5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展会共3200+家企业(去年约1000家)参展,观众流量40万+人次(去年约25万),行业关注度处于较高水平。
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参展各电池企业均展出了多款半/全固态电池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无人机等消费领域。核心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氧化物出现频次最高且出货占比高。我们认为:1)国内或沿着复合半固态电池→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路径演进,全固态研发层面基本统一至硫化物方向,当前仍有路线尚未明确、规模量产难度大、验证周期长等挑战,其节点乐观估计在2027年左右,中性预期在2030年后。2)在渐进式替代过程中,半固态下游应用将在消费、储能、动力领域不断渗透,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依旧具备较长生命周期且企业转型积极,不应过度悲观。3)目前主流的LATP路线竞争激烈,在中短期内工业落地能力强、规模放量快的企业将具备一定成本优势率先获利,建议关注星源材质、贝特瑞等头部企业。。
材料环节多点突破,关注边际变化较大环节。1)高比能动力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前景广阔,硅基负极发展趋势明确,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成本、性能等方面,如多孔碳供应能力、工艺生产一致性等,最终反应为出货量、占有率提升,看好技术积累深厚、亦有出货基础的头部企业。2)在全固态电池的场景下,隔膜材料的终局相对明确,在此背景下隔膜企业为应对风险积极拥抱变化,通过产品创新完成半固态电池的过渡,头部企业积极开发硫化物电解质产品进一步增强长期竞争力;此外,液态锂电池的生命周期仍较长不应过于悲观,当前隔膜行业最大挑战在于供需失衡带来的价格下降、盈利受挫,随着行业调整完成以及新品放量,头部企业有望重新进入量利齐升的增长期。3)高压密铁锂顺应当前铁锂高能量密度、高性价比趋势,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景气度在2025年有望延续,当前下游已给予较可观的技术溢价空间,对比常规铁锂高竞争低盈利环境,高压实密度铁锂将有力支撑企业业绩增长,核心关键在于出货量兑现。4)单壁碳纳米产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锂电产业链中具备明显盈利优势,当前国内企业逐渐实现技术突破,在纯度、管径等指标上逐渐缩小与头部差距,头部企业规模放量后加速迭代,有望进入技术带来的高速成长红利期。
投资建议:综合本届深圳国际电池展会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固态电池是锂电产业链核心主线之一,企业争相发布半固态/固态电池新品,核心固态电解质材料景气度高涨,同时硅基负极、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单壁碳纳米管等材料产业化加速并逐渐规模起量,一系列增量变化不断为行业带来渐进式升级,相关企业成长、估值空间弹性大,建议关注领先的电芯、材料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贝特瑞、尚太科技、天奈科技、富临精工、万润新能、星源材质等。
风险提示:资源品或零部件短缺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经营困难的风险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落地不及预期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