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2025年四月份财政数据分析:经济的韧性,财政的底气》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1-4月份财政数据公布,整体来看总量和结构均延续了上月的改善趋势,在政府债发行前置下,保持了较强的支出力度,对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重要支撑。收入端虽然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较去年仍是负增长,但税收和非税收入结构持续迈向平衡,土地收入本月有边际回暖。
一、广义财政持续扩张,收支差再创新高
2025年1-4月份,财政一、二本账合计支出增速7.2%(前值5.6%),合计收入增速-1.3(前值-2.6),收入降幅收窄,支出增速进一步提升,其中,财政支出与收入增速差额再创2023年以来新高,展现年初以来财政积极靠前发力,亦是4月份经济数据具备较好韧性的支撑。
分账目来看,与上月相同,广义支出提速也主要来自于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持续抬升。二本账1-4月份累计增速17.7%(前值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4.6%(前值4.2%)保持稳定。年初广义支出增速较高,主要与去年年初一本账靠前发力(高基数),而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低基数)相关。今年年初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显著高于去年,2万亿元化债资金1-4月份也发行了1.54万亿元。
国债发行前置带动一本账支出增速稳定提升,年初以来边际转向教育、社保。1-4月份国债加特别国债净融资1.7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35万亿元。支出结构方面,1-4月份主要是教育(同比7.4%)和社保(同比7.3%)支出增速较快,基建四项合计支出增速降幅在4月进一步收窄至-2.3%(前值-3.4%),其中节能环保累计支出增速较快(同比6.2%),交通运输本月增速由负转正至0.4%,其余两项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为负。
二、收入持续迈进平衡,土地收入边际转暖
从财政收入端来看,4月份税收收入增速进一步修复,累计增速收敛至-2.1%(前值-3.5%),去年持续高增的非税收入增速也连续回落至7.7%(前值8.8%),大幅低于过去三年非税收入的平均增速11.1%。财政收入在当前物价水平承压下依然较弱,但收入结构已逐步优化,迈向均衡。
税收收入方面,企业所得税持续改善,增值税和消费税保持基本稳定。1-4月份企业所得税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至-3.1%(前值-6.8%),与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表现较为一致,显示企业利润在改善。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关税预期下海外企业“抢补货”、国内企业“抢出口”带动出口和订单上升,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降本增效和“两新”政策补贴均带动企业成本降低,利润上升。1-4月份增值税收入累计增速回升至1.8%(前值2.1%),与工业增加值表现一致。此外,消费税、地产五税、汽车购置税累计增速小幅降低,也与4月消费、房地产市场、汽车销量表现基本一致。
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土地收入本月边际转好。与四月经济数据中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有所不同,1-4月份地方土地收入降幅收窄至-11.4%(前值-15.9%)。我们认为一则是去年年初基数效应影响,二则或存在部分入账时滞影响。展望后市,土地收入走势或主要取决于地方闲置土地收购后再出让规模,以及城市更新改造行动逐步落地对增量项目的拉动作用。
三、政府债或进一步提速,持续支撑经济韧性
1-4月政府债累计融资4.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约3.6万亿元,也是年初基建增速保持稳定的重要支撑。我们认为,在四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落实存量政策”下,二季度政府债发行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高于去年,但扣除化债资金后,较2022年、2023年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地方新增专项债亦有3万亿元左右待发规模。另一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刚刚启动发行,后续亦有1.5万亿元左右待发规模。预计二季度财政仍将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之一,带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