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商业航天产业5月月报:商业航天上市公司2024年&2025Q1财报综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商业航天产业行情回顾:
2025年4月,上证综指(-1.70%),深证成指(-5.75%),创业板指(-7.40%),国防军工(申万)指数(-2.46%)。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指数(-2.98%),跑输军工(申万)行业0.52个百分点。
涨跌幅前三:斯瑞新材(+17.90%)、*ST铖昌(+17.87%)、星图测控(+17.18%);
涨跌幅后三:佳缘科技(-20.67%)、奥普光电(-16.70%)、天奥电子(-13.02%)。
二、本月主要观点:
4月,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出现调整(-2.98%),我们认为主要系关税战的不断发酵和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财报不及预期所致。伴随年报与一季报的披露完毕,未来军工行业整体的基本面和情绪面也有望不断修复。作为军工板块中在发展节奏和进度上具备高成长属性(如卫星制造与卫星遥感)的细分领域,商业航天板块业绩弹性的边际改善有望相对更强,并迎来基本面修复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截至2025年4月30日,商业航天产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已披露完毕,商业航天产业各细分领域呈现较明显的分化,整体表现出了2024年的“弱现实”,但也呈现出短期订单修复的积极信号,结合板块固有的“强计划性”特点,部分业务及递延订单有望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实现确认,行业拐点已然临近。具体如下:
①利润表上,2024年多个细分领域表现依旧“弱现实”。具体来看,卫星制造领域的需求侧扰动依旧存在,卫星通信仍未进入上行周期,卫星导航保持了一贯的稳健增速,而卫星遥感收入增速虽略有提升,但提速有限;
②资产负债表上,短期各细分领域收入端均有望实现修复。2024年末商业航天四大细分领域的合同负债及预收款项增速全部出现拐点,实现扭负为正,表明商业航天板块短期需求侧订单明显修复,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有望迎来行业收入与业绩增速的拐点。
具体商业航天产业2024年及2025Q1财务数据整体统计如下:
从行业近期发展事件看,商业航天板块还有众多积极因素,具体如下:
①《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明确太空安全重要性。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中提及“太空安全”。我们认为,确保太空安全能够降低商业航天活动的风险,保障商业航天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重视太空安全也有助于规范商业航天企业的行为,避免对太空资源的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
②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成立。4月24日,由国家航天局倡议发起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我们认为,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有望破解当前商业航天领域资源分散、标准体系缺失、创新协同效能不足等发展瓶颈,推动商业航天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
③各地积极打造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4月以来,河南、四川、上海等地的省市级政府,或开展商业航天产业招商活动,或发布商业航天行动计划。我们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发展的背景下,各地积极打造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未来一系列产业配套政策有望持续落地,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实现中长期稳步发展;
④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4月,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和低轨03组卫星相继发射,结合多个新的卫星发射计划的提出,我国卫星发射数量在未来几年有望维持不断提速的趋势,中长期下,卫星制造产业的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增速有望逐步提升。
详细分析请见本月月报正文。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判断,短期内,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仍将继续作为商业航天产业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事件刺激的敏感度将保持高位,而外部环境波动对商业航天相关上市公司冲击有限,上市公司关注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中期看,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的行业拐点已然不远,2025年内基本面修复可期,主题活跃+业绩提振有望构成板块行情的主旋律;长期看,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基本面持续改善与市场预期的不断兑现推动估值提升将促使商业航天板块走势持续在震荡中重心持续上移。
在中短期,我们建议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卫星制造与卫星互联网板块上市公司。在星网工程与千帆星座等卫星互联网星座完成了正式低轨卫星首次发射后,2025年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有望进入提速建设阶段,事件的持续催化下可能将带来卫星板块结构性的上涨机会。
2.与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存在相关业务交叉的上市公司。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产业在多个中上游领域存在很多交叉领域,如高可靠性集成电路、惯性导航、雷达、卫星高精度导航、卫星特种遥感应用等等,在军民领域都有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3.有望获得市值管理预期所带来的特殊溢价的上市公司。随着支持并购重组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政策频繁出台,商业航天产业部分上市公司或将通过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链延伸、第二曲线拓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方向),加强市场预期管理或加强投资者交流等方式开展市值管理。以上将有望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特殊性溢价。
三、2025年商业航天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展望
2025年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的收官之年。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商业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各子行业的投资逻辑总结如下:
①航天发射: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可复用火箭等实现低成本发射技术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提速质变点之一。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或分系统的企业、布局火箭制造各细分领域的“军技民用”企业。
②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中长期行业的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增速有望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制造领域具有批产能力,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较高技术、正处于产业化过程的企业以及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
③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应用有望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卫星通信产业有望在中长期维度上实现“换挡提速”。建议关注与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相关的配套企业、地面终端领域具备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以及航空与海洋卫星互联网市场、手机/汽车直连卫星市场、6G建设等方向。
④卫星导航:“十四五”末及“十五五”时期,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的增速,需求侧景气无忧。建议关注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中游的传统龙头企业和拓展新兴领域(如自动驾驶)的企业,以及下游布局高精度导航市场和“卫星导遥+”的企业。
⑤卫星遥感:“十五五”时期我国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左右。建议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的企业,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布局“万亿国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聚焦的细分领域的企业,以及在通导领域有协同布局的企业。
四、建议关注的领域及个股:
短期关注:臻镭科技、航天环宇
其他: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卫星制造)、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上海瀚讯(通信卫星配套)、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臻镭科技(电源管理芯片)、奥普光电(光电设备及碳纤维)、思科瑞(卫星检测)、星图测控(卫星测运控)。
五、风险提示
①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其他民品业务造成冲击,同时商业航天下游需求波动导致装备采购不及预期;
②部分商业航天装备研发、定型及批产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部分商业航天部分应用领域拓展还处于探索过程,行业需求侧与供给侧可能出现不匹配,导致商业模式不闭环;
④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⑤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