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民航空管领军企业,低空经济为其带来历史性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莱斯信息(688631)
事件:公司4月26日公告,2024年实现营收(16.10亿元,-3.94%),归母净利润(1.29亿元,-2.31%),毛利率(29.48%,+1.28pcts),净利率(8.23%,+0.09pcts)。25Q1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55.53%,环比-84.27%),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5.10%),毛利率(36.51%,同比+14.87pcts,环比+3.69pcts),净利率(-14.33%,同比-7.66pcts,环比-31.23pcts)。
背靠电科28所,民航空管系统领军企业。电科28所是我国从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研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等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制以及各级各类信息系统专用设备研制生产的骨干研究所,也是全国军民航空管系统技术总体单位。主要承担军、民用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研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系统配套设备研制、生产等任务,同时还承担我国指控系统和空管系统领域设计、制造、使用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任务。公司是电科28所下属唯一上市平台,聚焦于“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以及“城市治理”的布局和发展,系统研制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民航空管方面,公司主营空管自动化系统及空管场面管理系统等核心产品,面向民航局、空管局、机场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等用户;城市交管方面,主要提供自主可控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产品;在城市治理领域,公司提供城市综合指挥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人防应急等民用指挥信息系统。公司持续打造市场影响力,提升产品创新性,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民航空管及道路交通业务持续发力,利润率创下五年新高。2024年公司营收(16.10亿元,-3.94%)有所下降,主要系城市治理、企业级信息化及其他领域收入减少所致,归母净利润(1.29亿元,-2.31%)有所下降,毛利率(29.48%,+1.28pcts)及净利率(8.23%,+0.09pcts)小幅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分业务来看:
1、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业务:2024年营收6.26亿(同比+13.68%),毛利率37.18%(同比-1.37pcts)。2024年,公司持续巩固民航空管龙头地位,加大机场领域市场推广力度,聚力打造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加快形成“高空-低空-地面”一体化发展格局。
(1)空管领域持续引领国产化进程,助力管制能力提升战略落地。成功揽获全国新建大型区管的首批次全部主用两地项目(呼和浩特、哈尔滨);实现自动化产品七大区域全覆盖,在西安、珠海等地塔台自动化产品全面渗透;落实首个地区级航管系统项目-东北地区航管信息自动化处理系统。
(2)机场领域加大核心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加速工程能力建设和业绩落实。夯实核心产品在中小机场应用,泊位引导产品首度实现在广西南宁等省会机场落地;落实淮安、连云港等中小机场航班运行整体解决方案等;
(3)低空领域紧抓国家低空发展元年机遇,全面发力低空经济赛道。紧前打造低空“莱斯”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以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天牧”系列产品;率先树立国内首个省级低空平台标杆——江苏省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业务:2024年营收6.71亿(同比+33.47%),毛利率20.93%(同比-0.14pcts)。2024年,公司继续以“交通强国”战略为指引,紧抓产业契机,立足核心产品,扩大业务布局,核心信控产品拓展新疆伊宁、四川乐山、广东梅州、宁夏银川等10余个空白区域市场;持续打造重大项目标杆,成功落实山西、河北等交通运输新项目;提升交通指挥控制智能化水平,完成开放式信控系统研制,实现29个品牌、16个城市接入和应用。
3、城市治理业务:2024年营收2.69亿(同比-47.31%),毛利率28.82%(同比+9.87pcts)。2024年公司在城市综合治理领域、公共信用领域、国动应急领域发挥标杆项目效应,全面提升市场规模及核心产品竞争力;积极布局数据要素运营服务,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4、企业信息化业务:2024年营收0.40亿(同比-63.06%),主要系2023年企业级信息化及其他领域下游需求出现波动所致,毛利率55.10%(同比+26.44pcts),我们认为是低毛利率订单占比下降所致。
持续精益管理稳定三费率,回款增加改善经营现金流。费用端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0.77亿元,-2.10%)小幅减少,主要系公司持续推动精细化营销策略,加强费用管控,差旅费及市场推广减少所致;管理费用(1.11亿元,-4.09%)小幅减少,主要系公司不断优化人员结构配置,持续提升管理效率,人员薪酬、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减少所致;财务费用(-0.09亿元)有所增加,主要系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所致;研发费用(1.46亿元,+13.21%)有所增长,主要系公司为保持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科研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综合来看2024年公司三费率(11.10%,+0.15pcts)整体维持稳定。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0.84亿元,+6.83%)同比小幅增加,主要系公司收到的销售回款增加所致;投资现金流净额(1.06亿元)大幅增加,主要系结构性存款赎回到期所致;筹资现金流净额(-0.64亿元)大幅减少,主要系向股东分配股利所致。
2025Q1财务情况:25Q1营收(1.09亿元,同比-55.53%,环比-84.27%)大幅下降,主要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销售收入减少所致,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5.10%)小幅减少,毛利率(36.51%,同比+14.87pcts,环比+3.69pcts)明显提升,净利率(-14.33%,同比-7.66pcts,环比-31.23pcts)有所下降。费用端方面,公司2025Q1销售费用(0.18亿元,-3.18%)小幅减少,管理费用(0.27亿元,+1.15%)略有上升,财务费用(-0.02亿元)大幅增加,研发费用(0.40亿元,+18.99%)明显增长。综合来看公司三费率(39.27%,+15.54pcts)同比明显增加。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3.51亿元)同比有所减少;投资现金流净额(-2.30亿元)大幅减少;筹资现金流净额(-1.89万元)大幅增加。
指挥信息系统军转民领先企业,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聚焦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以及城市治理的布局和发展,具体来看:
低空经济方面:公司掌握管控系统关键技术,占据软件端核心地位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多部委密集出台政策,近20个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规划纲要,或将掀起一轮论证、招商和建设高潮。预计“十四五”末,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或将达到3至5万亿元。公司针对未来低空经济引发交通出行方式重大变革,提供低空城市交通运行场景下,大规模、高密度、灵活自主的低空智联保障体系。主要产品包括国家/省/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飞行服务中心/服务站、面型应用场景的无人机管控系统。
空中管制方面:国内空管系统领军企业,加快新一代空管系统产品化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是空管系统,航空运行需求恢复,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空管行业方面,预计“十四五”末,我国空管系统投资需求规模大约在280亿元左右。截至2022年12月,公司空管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42%(主用系统占比63.64%),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公司在空管领域持续推进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运行模式及建设方案的总体论证;2)在机场建设方面,预计“十四五”末,机场信息化建设相关规模或将达到700亿元。在机场建设领域,公司继续推进大型机场IIS系统、机场运行资源智能分配系统等核心产品研制。
城市交通管理及城市治理方面:推进指控系统军转民应用
1)城市交通管理方面:202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695.8亿元,同比增长3.7%。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公司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18-2022年,公司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约六千家参与者中最终用户订单业绩第八名,同时公司持续以信号控制为核心,同步加大交管产品体系研发,推进信号机国产化硬件改造及软件适配,拓展交管产品应用领域。2)城市治理方面:根据赛迪顾问《2022-2023年中国城市数字治理研究年度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在城市治理领域,公司主要布局城市综合治理、公共信用及人防应急指挥等行业。继续完善指控系统军转民细分领域应用,打造多个业绩增长极。
投资建议:公司是电科28所下属唯一上市平台,基于军用指挥信息系统技术积累,向民用领域持续转化,在空管自动化系统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持续拓展低空管控、交通管理、城市治理等应用,具体建议如下:
1、公司掌握低空管控相关软件端核心技术,目前正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布局未来低空管制及运营服务,后续进展值得重点关注;
2、公司募投重点方向为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国产替代思路较为明确,公司作为该领域领军企业将同步受益;
3、公司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城市治理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行业地位,未来将分享智慧城市建设增长红利;
4、公司背靠电科28所,有望充分享受股东技术及产业实力带来的利益。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31亿、20.99亿元和24.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98亿元和2.59亿元,EPS分别为0.91元、1.21元和1.59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00元。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