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东山精密业绩点评:核心业务高效协同,AI驱动业绩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东山精密(002384)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4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70亿元,同比增长9.27%;归母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下滑44.74%;扣非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下滑44.34%。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6.02亿元,同比增长11.07%,环比下降16.52%;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7.55%,环比增长2392.74%;扣非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51.83%,环比增长461.32%。
分析与判断
持续产业投入,AI带动新型应用,引领公司营收增长。公司依托消费电子和新能源的积累,加大研发创新和新产能投资力度,在AI背景下,加强数字建设和系统集成,加大AI技术在智能制造和研发创新场景下的新型应用,保证公司营收增长。公司主要产品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订单为基础,通过分析客户订单的产品需求量,结合自身产能、原材料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进行量产,并最终实现交付。2024年,公司坚持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电子电路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从新能源等新兴业务中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实现营收入367.70亿元,同比增长9.27%。
优化运营管理,低效设备整合致使净利润降幅较大,剔除该部分影响后净利润较为稳定。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下滑44.74%,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57.55%,环比增长2392.74%。1)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LED业务优化运营管理,对部分低效设备进行整合和优化,产生1.64亿资产处置损失,并对LED业务相关资产计提了5.95亿资产减值损失。剔除该部分因素的影响,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约5%。2)LED显示器件毛利同比下降14.27%,主要系行业整体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销售额及产品单价进一步下降,产能利用率持续降低。虽然公司不断地进行降本增效,但单位产品的销售单价下降幅度大于单位成本下降幅度,使得24年的毛利进一步下降。
新能源业务成长优势凸显,核心业务协同性强。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36.98%,占公司营收比重23.52%。其中车载FPC、液冷板、电池壳体、车载显示等产品优势明显,客户认可度高。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与公司各业务板块在产品、客户、产能等方面形成较强协同效应,呈现了良好的韧性和竞争力,助力公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9.53亿元、509.33亿元和595.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15.9%和1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7亿元、32.93亿元和40.54亿元,同比增长157.6%、17.7%和23.1%,对应EPS为1.64元、1.93元和2.38元,以2025年5月8日收盘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7x、14x和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升级换代不及预期,国际贸易环境变动,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