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通信行业行业点评报告:关税政策催新势,自主通信谱华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事件:4月8日,特朗普政府再次对中国加征50%关税。4月9日,中国宣布对等反制,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提高50%。随后,美国将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调高至125%等事件。
关税催化“内生重构”,光通信、量子通信、卫星通信领域自主可控企业潜力凸显:从产业视角看,高端科技领域部分上游材料和元器件仍存在不同程度对美依赖,此轮加征关税短期内可能使产业面临供给扰动或成本压力。然而从中长期视角分析,关税政策的持续性与指向性,实际上构成了推动国内科技产业链体系“内生重构”的外部催化因素,有望加速本土替代与技术自主进程。一方面,政策层面提出强化“自主可控、可替代”技术体系建设,并持续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这一趋势将加速优质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的向自主可控能力突出的企业集聚。另一方面,当前外部环境促使产业在战略安全角度重新评估供应稳定性与自主掌控能力,采购行为趋向本土化、稳定化,国产厂商获得更多战略配套与优先验证机会。关税与出口管制强化了企业“关键技术靠自己”的现实压力,倒逼产业链上中下游在设计规范、接口协议、测试验证等方面打通壁垒,提升国产技术协同效率,增强整体系统自主交付能力。这一趋势不仅带动单点替代,更有望实现平台级技术生态的迭代。我们认为,在中长期内:光通信、量子通信、卫星通信三大领域是目前自主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上述方向中具备核心技术壁垒、验证场景明确、市场份额提升路径清晰的企业,具备穿越政策周期的稳健成长潜力。
投资建议:聚焦技术壁垒高、政策催化强的国产自主可控标的。建议关注:
光迅科技(光芯片/光模块龙头):光迅科技是国内少数具备光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已实现25G及以下DFB、EML光芯片的规模量产,并逐步提升50G、100G高速光芯片的自供比例。在海外供应链受限的背景下,公司光芯片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数据中心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光模块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销售,受关税影响有限。
国盾量子(量子通信龙头):公司依托"墨子号"等卫星的工程经验,构建了550+项专利的技术护城河。2024年,中国电信增资入股国盾量子,进一步强化其国资背景,加速量子通信产业化进程。量子技术连续第三年登上政府工作报告,叠加6G和卫星互联网建设带来的增量空间,公司正迎来商业化重要拐点。
通宇通讯(5G基站天线龙头+卫星通信地面设备新锐):通宇通讯在卫星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其相控阵天线、T/R组件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低轨卫星星座建设,随着中国“千帆星座”等星座计划的加速推进,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放量。
风险提示: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不确定性风险;相关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