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建筑材料行业跟踪周报:科技逐渐自信,地产链或迎来估值修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本周(2025.1.20–2025.1.27,下同):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涨跌幅-1.31%,同期沪深300、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54%、0.88%,超额收益分别为-1.85%、-2.19%。
大宗建材基本面与高频数据:(1)水泥:本周全国高标水泥市场价格为406.5元/吨,较上周-4.0元/吨,较2024年同期+41.2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无较上周价格上涨的地区;较上周价格下跌的地区:长江流域地区(-4.3元/吨)、泛京津冀地区(-6.7元/吨)、两广地区(-15.0元/吨)、东北地区(-6.7元/吨)、中南地区(-11.7元/吨)、西南地区(-6.0元/吨)。本周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库位为56.3%,较上周-1.1pct,较2024年同期-10.5pct。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出货率(日发货率/在产产能)为13.3%,较上周-18.9pct,较2024年同期-17.1pct。(2)玻璃:卓创资讯统计的全国浮法白玻原片平均价格为1396.0元/吨,较上周+11.7元/吨,较2024年同期-645.2元/吨。卓创资讯统计的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3789万重箱,较上周-126万重箱,较2024年同期+815万重箱。(3)玻纤: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市场走货逐步放缓。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各池窑厂春节假期前,走货逐步放缓,前期部分贸易商少量备货,但社会库存整体尚处低位,多数深加工厂资金压力较大下,备货意向一般。电子纱市场价格弱稳维持,多数厂出货进一步放缓。本周电子纱市场价格无调整,个别企业成交维持灵活成交操作。
周观点:(1)长期以来,科技卡脖子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同义词。但中国科技产业持续逆流而上,春节期间大火的DEEPSEEK、宇树机器人将成为国人科技自信的标志性产品。既然科技已突破,那中等收入陷阱的迷思也应当破除。地产链的估值也将被修复。仍然首选居住产业链的消费端公司,例如兔宝宝、欧派家居、北新建材、箭牌家居、奥普科技、伟星新材、公牛集团、萤石网络等。其次是利空出尽的工程材料公司,例如坚朗五金、三棵树、东方雨虹等,再次是财政加杠杆的方向也值得关注,西南水利建设相关的民爆和水泥公司,供给侧比较集中,例如易普力、华新水泥等。(2)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地产链将经历去产能的磨底出清过程。转型压力和IPO政策收紧增加了并购重组双方的意愿,但年初的对价差异较为明显。随着全年业绩落地和经济预期统一,双方对价差异有望明显收窄。类似于1999年和2015年,资本市场对并购重组的认可也是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建议关注存在并购重组预期的个股,或者已经公告持有新兴产业资产的个股,例如上海港湾(控股钙钛矿卫星组件)、诚邦股份(控股存储模组资产)、上峰水泥(参股半导体芯片资产)等等。(3)全球范围内中国将逐渐增加话语权和提供公共产品,中国企业也将获得加快参与全球建设的机会。而且美元降息趋势下,新兴地区经济建设有望进入快车道,工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将升温。综合新兴国家收入占比以及本土化的能力和技术实力,推荐上海港湾、中材国际、中国交建、米奥会展(与中小盘、社服共同覆盖)。另外,在脱钩断链和可能的高关税政策下,关注以欧美为主要消费地且海外产能占比高的公司,例如爱丽家居、中国巨石、匠心家居等。
大宗建材方面:水泥:(1)节前随着市场需求临近尾声,水泥价格跌幅明显收窄,个别区域如广东珠三角地区为了稳定盈利,企业主动推涨价格,欲以涨止跌。但节前行业库存保持历史同期中低位水平,有望为年后复工价格反弹奠定良好基础,可关注节后复工实物需求释放以及实际错峰执行时间等情况。(2)中期来看,水泥行业大面积亏损状态有望持续强化供给侧控制力度。结合错峰方案优化及实物需求企稳,四季度供需平衡效果已有显著改善,价格底部反弹幅度可观,我们认为将对2025年供给侧自律控制形成正反馈,盈利中枢有望较2024年反弹。(3)水泥企业市净率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中期财政政策发力也有望支撑实物需求止跌企稳,行业景气低位为进一步的整合带来机遇。9月生态环境部就碳市场工作方案征集意见,水泥行业年底有望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我们认为初期虽然对成本曲线影响有限,但有望改变后段企业预期。结合产能置换办法修订以及产能产量管控等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出台,有望加速过剩产能出清和行业整合。(4)龙头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凸显,中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推荐全国和区域性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冀东水泥,建议关注天山股份、塔牌集团等。
玻纤:(1)中期粗纱盈利底部向上。行业盈利仍处底部区域,二三线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行业低盈利将持续制约产能投放节奏,需求侧国内风电、热塑等领域继续增长,行业供需平衡修复有持续性,行业景气有望呈现震荡上行态势,若国内基建及海外需求超预期,中低端产品上涨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2)随着风电、热塑产品提价逐步落实,中低端品类企业挺价意愿强,阶段性仍需观察新增产能释放情况,中高端产品占比更高的龙头企业盈利改善幅度更大。(3)中长期落后产能出清、玻纤成本的下降也为新应用的拓展和渗透率的提升提供催化剂,随着风电、新能源车等领域用量持续增长,光伏组件边框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行业容量有望持续增长,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龙头构筑新的壁垒,盈利稳定性也将提升。(4)当前龙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供需平衡修复、结构性盈利提升有望推动估值修复。推荐中国巨石,建议关注中材科技、山东玻纤、长海股份、国际复材、宏和科技等。
玻璃:春节淡季浮法产线冷修有望加快,行业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叠加当前下游社会库存仍处较低水平,部分投机性需求释放,阶段性价格企稳反弹,我们认为应进一步观察产线冷修释放情况,供给收缩幅度决定后续价格反弹持续性和空间。中期供需平衡仍面临需求下行压力,但浮法玻璃龙头享有硅砂等资源等中长期成本优势,享受超额利润,有望受益于行业产能的出清,叠加光伏玻璃等多元业务的成长性,继续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等。
装修建材方面:近期板块表现有所反复,仍处在磨底阶段,市场对地产链的需求担忧仍未有改变,对地产数据改善预期也较弱,此前政治局会议表态“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拐点之下我们认为后续房地产政策有望继续加码;此前化债、保交楼等政策,对地产链上信用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影响积极。从基本面来看,市场需求仍较弱,特别是竣工需求,预计四季度收入端仍承压,部分品类市场价格竞争有所缓解,低基数下部分公司收入端有望企稳,而成本端原材料价格平稳,关注毛利率拐点。参考消费建材板块历史经验和当前的竞争态势来看,在地产行业资金缓和+信心从底部逐渐恢复的阶段,部分公司或将率先借助渠道领先布局、经营效率优势或融资加杠杆等进一步提升份额、进入新的扩张周期,发货或订单增速的拐点可作为右侧信号。推荐北新建材、兔宝宝、伟星新材、箭牌家居、东方雨虹等,建议关注垒知集团、中国联塑、三棵树等。
风险提示:地产信用风险失控、政策定力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