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5年增资6次,腾讯旗下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4 20:35:25

(原标题:5年增资6次,腾讯旗下小贷注册资本增至15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近日,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增资45亿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是消费金融产品“微信分付”的信贷服务方。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消息,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财付通小贷)获批将注册资本从约105.26亿元增加至15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约44.74亿元。

2020年至今,财付通小贷在五年内增资六次,资本金从最初的3亿元增长至150亿元,涨幅达50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增资为该公司应监管要求和业务需要所进行的动作。

从全行业来看,尽管小贷公司与消金公司均属于广义消金行业,但消金牌照的杠杆倍数上具备优势。目前互联网大厂大多已有小贷牌照布局,但消金牌照依然稀缺。

消息显示,腾讯通过两个主体对财付通小贷增资,其中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腾讯网域)出资人民币42.5亿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出资人民币约2.24亿元。增资后,腾讯网域出资142.5亿元,持股比例95%;腾讯计算机出资7.5亿元,持股比例为5%。

对于本次增资,财付通小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暂无更多消息回应。

此前11月初,财付通小贷获批多项变更,包括王鹏飞接任张钧担任总经理、取消监事会、注册地址从前海迁至腾讯数码大厦等。履历显示,王鹏飞现任微恒科技总经理。目前,微信分付由财付通小贷提供信贷服务,由微恒科技提供运营服务。

企查查,2020年至今,财付通小贷在五年内完成了五次增资,分别是2020年3月从3亿元增至10亿元;同年11月增至25亿元;2021年4月增至50亿元;2022年6月增至100亿元;2023年1月增至105.26亿元。加上本次2025年11月获批的第六次增资,其注册资本从最初3亿元增加至150亿元,其资本金五年间得到了足足50倍的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接近30家小贷公司进行增资动作。例如,今年7月,平安系旗下金联云通小贷从50亿元增资至100亿元。从注册资本来看,字节系的中融小贷、腾讯系的财付通小贷、平安系的金联云通小贷目前为行业前三。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尾部小贷公司持续清退。据央行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报告,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863家,相较2024年年末的5257家的数据减少约400家。

作为对标蚂蚁花呗的产品,微信分付在2020年推出,在历时三年的灰度测试阶段后,在2024年7月再次扩大服务开放范围,用户可以通过微信钱包找到分付入口,在开通后,微信首付款下降出现分付选项,该服务可用于吃饭、购物、看电影等消费场景,暂不支持发红包。今年,微信分付进一步低调上线“借款”功能。

在资本充足性要求下实现消费贷业务扩张,或许是财付通小贷密集增资的原因。

今年1月,《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的网络贷款的单笔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因此,小贷公司的资本实力将直接决定其业务规模的理论上限。

另一方面,尽管微信分付常常与蚂蚁花呗对标,均属于广义的消费金融产品,但两者背后的牌照并不相同。其中,微信分付的主体为财付通小贷,属于小贷牌照;而蚂蚁花呗的主体为蚂蚁消金,属于消金牌照。此外,支付宝上另一款“信用购”的放款主体则为银行。

与小贷牌照相比,消金牌照在融资渠道和杠杆倍数上具备优势。据华泰证券测算,消金公司杠杆倍数上限可能在12.5倍以上,小贷公司杠杆倍数上限约5-6倍;消金公司融资成本约3%-4%,小贷公司融资成本约6%。这意味着,同样规模的资本金,消金牌照能撬动的贷款规模是小贷牌照的2倍以上,而融资成本不到后者的7成。这或许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部分小贷公司持续增资的原因。

据本报记者10月份报道,截至2025年6月末,微信分付产品贷款余额达1125.88亿元。

记者从微信分付页面了解到,该产品日利率0.04%,利息按日计算年化利率14.6%。蚂蚁花呗页面显示,该产品日利率0.05%,但设置了最长41天的免息期。另据蚂蚁消金2024年ESG报告,2024年约65%花呗用户未支付任何利息。

尽管小贷与消金均属于广义的消金行业,但腾讯仍无消金牌照。目前,互联网系的小贷玩家众多,主要有字节系旗下中融小贷(注册资本190亿元;产品“抖音放心借”)、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150亿元;产品“微信分付”)、京东旗下京东盛际(注册资本80亿元,产品“京东白条”)等、百度旗下度小满(注册资本74亿元,产品“满易贷”)。而今年10月,“阿里小贷”正式完成注销。

不过,互联网系的消金玩家相对较少,有蚂蚁消金、京东消金、小米消金,其余二十多张消金牌照多为银行系。

依托腾讯10亿级用户规模,腾讯的金融业务的增长趋势良好。11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582亿元,同比增长10%。主要受益于商业支付活动及消费贷款服务的收入增加。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