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3 19:35:03
(原标题:COP30闭幕,气候投融资加速全球协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今年恰逢《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迈入关键发展阶段。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仍然面临诸如资金、技术等问题的挑战。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闭幕。在闭幕全体会议上,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宣布大会通过新的有关气候行动的总体协议——《全球动员: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呼吁各国“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加速气候行动。
协议指出,到2035年之前,富裕国家应将其提供的资金增加两倍,以帮助其他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协议还指出,不断增加的贸易壁垒对清洁能源技术使用造成了一定限制,气候机构应分析如何使国际贸易与气候行动保持一致。
大会期间,围绕气候投融资等话题,我国相关代表也在中国角展开了讨论。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参与的COP30中国角气候投融资边会在巴西贝伦举办。
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会上强调,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构建气候投融资顶层制度框架,部署开展23个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指导地方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配合人民银行发挥好碳减排支持工具作用,支持金融机构丰富相关金融产品,持续深化气候投融资领域国际合作。
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特别顾问Pedro Cunto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认为巴西与中国在金融助推气候行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边会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认为,气候投融资应锚定“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需求,既需要明确顶层设计方向,又需要聚焦落地执行关键,为气候投融资创新发展提供系统性思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雷红鹏指出,发展气候投融资应制定适合本国的政策体系,加强气候与生物多样性政策协同,并在实践中着力提升一线实践者的能力,持续推动国际合作。
面对当前实践中的挑战,专家也给出了具体建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在讲话中表示,现阶段气候投融资具有主体多元化、资金聚焦领域细分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仍面临政策与机制支撑不足、资金供需错配明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强化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等途径将是破解气候投融资困境的关键。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乐和与会来宾分享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在绿色发展创新领域的实践经验,杜乐认为,应巩固和加强金融激活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
边会还组织了高端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聚焦COP30——气候融资的量化落地与机制创新”主题展开深度探讨。与会嘉宾认为,气候投融资需以标准引领、资金创新、国际合作等方式,关注发展中国家需求,推动政策、技术与资本融合,通过中国及巴西等国的本土实践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可行方案。深化政府、市场与国际社会多方合作,为气候投融资从理念共识走向量化落地提供重要推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3
观点
2025-11-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3
财闻
2025-11-23
财闻
2025-11-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