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0 17:52:13
(原标题:解读澳门施政报告:首置印花税豁免扩至600万,多部门将重组)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田静 澳门报道
11月18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立法会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题为《锐意改革提效能 聚力攻坚促多元》,明确将“深化行政改革、加力促进多元、精准优化民生、融入国家大局”作为明年特区政府的总体施政方向。
岑浩辉发布的202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确定了2026年特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经济持续复苏,经济适度多元取得实质进展,本地生产总值保持正增长,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澳琴一体化进一步加强;行政改革和法律改革深化推进,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得到有力维护等。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田静/摄)
“澳门目前正处于由复苏性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岑浩辉说。
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首三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初值为3013.3亿澳门元,按实质增长4.2%。入境旅客达2967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达189万人次,分别增长14.5%和12.4%。7月至9月总体失业率和本地居民失业率分别为1.8%和2.4%,皆维持低位。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何敬麟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施政报告,“报告不仅总结了本届特区政府过去11个月的积极作为与民生保障成效,更为我们到2026年的发展规划了一张清晰的蓝图。”
在民生领域方面,报告聚焦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众关切的议题,延续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
报告中明确,明年包括现金分享在内的普惠性福利基本不变,但多项针对弱势的津助有新调整。三类弱势家庭特别补助、“社会融和计划”发放特别生活津贴、照顾者津贴都调升。向援助金受益家庭额外多发放一个月全额援助金。结婚津贴调升至4000澳门元,合资格配偶双方可同时领取;失业津贴调升至每日210澳门元;丧葬津贴调升至5200澳门元等。
“其亮点在于提出‘精准扶助’与‘资源下沉’的创新思路,推动公共资源更精准地投向最需要的群体,提升民生政策的实施效果。”,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林发钦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这一从“普惠”到“精准”的转变,标志着澳门民生政策正迈向更成熟、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岑浩辉在就施政报告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施政报告一系列惠民措施有两个原则,一是保留原有各项社会补助、津贴和完善现金分享,二是精准支持各类群体,尤其三类弱势社群及照顾者津贴等都有不少增幅。
本次施政报告的亮点之一,是明确提出合资格的澳门居民购买600万澳门元以内的住宅单位,可获豁免印花税。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澳门为首置居民提供住宅价格首300万澳门元的印花税豁免,即免税4万澳门元。若新措施生效后,即可免税12万澳门元。
何敬麟认为,报告中所提出的稳定楼市政策是助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必将带动澳门楼市走向健康有序回升。
报告强调,2026年将以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和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两大核心任务,持续提升特区治理效能。其中,有关“提升特区治理效能”的总体目标,报告明确将充分发挥公共行政改革领导及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秉持澳门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大家一起办”的理念。持续深化推进公共行政改革,解决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调不足、各自为政的问题,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协同发展合力,建设担当作为、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林发钦指出,施政报告兼顾当前实际与长远布局,在多个关键领域提出前瞻性规划,展现出特区政府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坚定决心。报告以“锐意改革提效能,聚力攻坚促多元”为核心主线,反映出特区政府对澳门当前发展阶段的精准判断。
“其中,深化公共行政改革被置于突出位置,直面澳门公共行政体系中长期存在的职能重叠、效率不高、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提出部门重整与职能归并等具体举措,展现出提升治理效能的坚定意志。”林发钦说。
围绕这一目标,澳门特区政府将以重整部门职能架构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报告明确提出,将按照新生效的政府组织结构法规,重整和归口管理部门职能,研究将行政长官辖下部门的行政财政辅助工作改为统一由政府总部事务局提供支援。重整市政署,将其相关职能分别拨归公共建设局及土地工务局。此外,还计划将地图绘制暨地籍局并入土地工务局,并明确土地工务局作为都市更新政策的主责部门。计划重组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并与消费者委员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合并。计划重组澳门金融管理局,合并文化局、文化发展基金及体育局。同时,审视各公共部门职责及内部架构,形成精简架构优化职能方案,提高运作效能。
何敬麟表示,报告内容以国家安全为先,并系统性地覆盖了公共行政改革、经济发展及澳琴一体化等核心议题,这充分体现了特区政府“不为短期掌声牺牲长远发展”的施政思路,展现了特区政府立足长远的决心,尤其在推动经济多元与产业融合上将着力颇深。
林发钦表示,在经济发展方面,报告紧紧围绕“经济适度多元”这一核心任务,既注重巩固旅游业复苏势头,也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强调把握国家“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战略机遇,谋划澳门长远发展蓝图。
报告中提到,将深化“旅游+”产业融合,重点推动“旅游+美食”“旅游+盛事”“旅游+会展”“旅游+教育” “旅游+大健康”五大领域,为旅客提供多元旅游休闲体验。
“结合澳门当前实际,这一路径具备可行性。”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会长黄辉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旅游+美食”、“旅游+会展”与“旅游+盛事”等融合模式已相对成熟。美食元素已成为综合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会展项目落户澳门,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商务旅客前来。
此外,特区政府提出建设“体育之城”“演艺之都”等目标,六家综合旅游休闲企业也积极承办各类娱乐表演和大型体育赛事,目前已初见成效。“旅游+盛事”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盛事类型,以吸引更多年轻旅客来澳。
而“旅游+教育”与“旅游+大健康”是澳门正在拓展的新兴领域。黄辉表示,相较内地已较为成熟的研学游体系,澳门研学游近年来才加速发展,目前澳门旅游业界正积极设计多元化研学主题路线,并举办短期课程,期待未来“旅游+教育”融合的广阔前景。
他还提到,在“旅游+大健康”方面,澳门目前已有综合旅游休闲企业引进医疗中心,同时澳门协和医院的医疗服务功能持续完善,逐步契合产业融合方向。不过,由于本地医疗相关法规较为严谨,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较多限制与要求,建议未来适时检讨相关法律,为“旅游+大健康”的加快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报告还提出,澳门特区政府将完善粤港澳三地联合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落实《2026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协同落实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
“将横琴发展当作澳门自己的事来办”,岑浩辉在报告中强调,将对标“三个要看”要求,加快推进横琴建设。
他提到,2025年初,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设立“促进横琴建设领导小组”,专责协调合作区建设重要事项。
今年以来,澳琴两地人员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参与合作区建设的澳方人员进一步增加。截至9月1日,以临时定期委任方式派往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任职的全职公务人员共27名。将逐步打造以员额制为主体的公务人员队伍,合作区已面向澳门居民开展两次员额制招聘,截至2025年9月1日,澳门员额制人员为84人,占全部员额制人员的48%。创设“特别兼任”制度,以更灵活的方式,允许澳门有经验、具资历的公务人员兼任合作区的工作任务。
11月19日,岑浩辉在立法会全体会议上回答议员提问时,他指出,今年初特区政府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联合发起成立中国 — 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中心,通过该非营利机构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多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吸引国际投资者落户澳琴。
岑浩辉补充,目前澳门与葡语、西语国家的金融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积极围绕重点产业开展联合招商,对外展示“澳门+横琴”发展机遇,期望引进葡语、西语国家金融机构落户澳琴。同时,会推出常态化互换机制,设立新的“人民币资金便利安排”,提供较长期限的人民币融资,并会大力推介澳门债券市场与数字澳门元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观点
2025-11-20
财闻
2025-11-20
智通财经
2025-11-20
观点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