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RoboTaxi双雄港股遇冷 生态整合决定终局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1-20 02:15:21

(原标题:RoboTaxi双雄港股遇冷 生态整合决定终局)

11月6日,港股市场迎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两家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龙头企业上市。这两家同为广州起步、深耕自动驾驶领域,且几乎同时完成中美两地双重上市的企业,此次在香港合计募集资金超100亿港元。然而,在香港上市后,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股价持续低迷,引发了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前景的担忧。在盈利遥遥无期、巨头纷纷入局的激烈竞争中,被视为未来出行终极形态的自动驾驶,究竟该如何穿越困境,驶向预期的光明前景?

股价低迷背后的多重隐忧

“原本以为是港股稀缺标的,没想到打新直接被套。”资深港股投资人罗宾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之所以参与两家公司的打新,核心在于港股市场缺乏同类标的,且多家投行给出了积极推荐。但市场表现却泼了冷水:小马智行上市首日下跌9.28%,文远知行下跌9.96%;截至周三收盘,两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的累计跌幅均已超过20%,股价表现与上市前的市场热度形成鲜明反差。

罗宾指出,虽然认可两家公司的技术前景,但近期市场环境对科技企业并不友好,“整个科技板块情绪低迷,资金更倾向于稳健标的,对于需要长期烧钱的自动驾驶企业,投资者大多持观望态度”。

事实上,尽管两家公司都宣称自己是“港股RoboTaxi第一股”,但业务布局与收入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小马智行定位为全球出行和物流领域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及解决方案,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RoboTaxi服务,同时布局自动驾驶长途货运、乘用车智能驾驶等业务。文远知行则构建了覆盖出行、物流、环卫三大场景的解决方案,拥有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及ADAS解决方案服务五条业务线。

无人驾驶行业的“烧钱属性”是制约股价表现的核心因素。市场普遍认为,自动驾驶行业仍处于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探索的早期阶段,盈利拐点的出现不仅取决于技术成熟度,还与政策开放程度、成本控制水平、市场需求培育等多重因素相关。在这些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企业的估值持保守态度,直接反映在股价的低迷表现上。

巨头入局与市场洗牌并行

“什么时候能盈利?”这是困扰RoboTaxi行业的核心问题。

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业务负责人张宁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预计2025年底车队规模将达到1000台,届时运营层面能够实现自负盈亏,但公司整体盈亏平衡还需要更长周期。

两家公司负责人也曾对外发布过盈利时间表。小马智行CEO彭军近日公开表示,公司将战略重心转向以总付费订单量为核心目标,并预计在三至四年后实现盈利。文远知行CEO韩旭则称,从技术层面来看,自动驾驶肯定能支持5年内实现盈利,但还需考虑更多的商业和政策因素。

从当前行业现状来看,多数企业仍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RoboTaxi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包括车辆采购、传感器改装、算法维护、安全员薪酬等,而当前的收费标准与市场渗透率尚不足以覆盖成本。华泰证券分析师何翩翩指出,当前RoboTaxi的关键阻力并非技术,而是回报率(ROI)的考量,“特定区域部署是商业化效率与资源优化的战略选择,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盈利”。

除了受盈利前景困扰,巨头加入让整个赛道更加拥挤。小鹏汽车在11月5日宣布,2026年将正式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并启动试运营,同时开放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与高德等伙伴共建生态。

而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则发展更快。萝卜快跑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其服务足迹遍布全球22个城市,总服务订单量超1700万次,总行驶里程超2.4亿公里,其中全无人行驶里程超1.4亿公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

而在海外市场,谷歌旗下Waymo也在加速扩张,其在美国旧金山、凤凰城等地的纯无人运营已形成规模,对全球市场构成潜在冲击。马斯克旗下的Cybercab将于2026年4月正式生产,目标年产量高达200万至300万辆。

行业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市场洗牌。总部位于深圳的安途智行(AutoX)曾在中美两国RoboTaxi领域深耕多年,但近期已暂停国内运营。有行业人士分析,随着巨头入场,资源将向具备技术优势、资金实力和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集中,中小玩家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生态整合决定终局

尽管当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无人驾驶仍被视为未来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Precedence的数据,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44亿美元激增至2034年的8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50%。中国将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035年车队规模预计达190万辆,占全球共享出行车辆的25%。

政策支持也成为RoboTaxi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8月,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方法(2025修订版)》正式生效,明确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五城全域开放L4级收费运营,取消安全员强制要求,并建立技术缺陷责任分级机制,为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扫清了关键障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差异化布局成为企业突围的重要路径。小马智行深耕国内四大一线城市,聚焦核心市场的精细化运营;文远知行则通过全球化布局,在中东、欧洲等地抢占先机,其在阿布扎比的RoboTaxi商业运营正朝着纯无人化过渡,且与Uber、TXAI等平台达成合作,拓展海外流量入口。

何翩翩认为,全球视角下的RoboTaxi竞争,技术优势是基础,但生态整合能力将决定终局胜负。“长期胜出的关键在于,谁能率先打通全栈技术能力、稳定流量入口与低成本量产车三者之间的壁垒,实现可持续的商业闭环与规模化盈利路径。”她强调,构建“L4核心技术+出行平台+低成本量产车型”的完整生态系统,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前提,“车企需要加速突破L4技术,科技公司则需强化与车企、出行平台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