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黄仁勋抛出5000亿美元AI算力蓝图 英伟达(NVDA.US)站在AI盛世与泡沫争议的十字路口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18 09:47:03

(原标题:黄仁勋抛出5000亿美元AI算力蓝图 英伟达(NVDA.US)站在AI盛世与泡沫争议的十字路口)

智通财经APP获悉,英伟达(NVDA.US)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10月底的华盛顿GTC大会上重磅透露,英伟达在2025年到2026年日历年全年合计拥有高达5000亿美元的AI GPU算力基础设施订单,这些订单对应的是处于本轮全球布局人工智能大浪潮核心的该公司Blackwell架构以及2026年将推出的Rubin架构AI GPU算力集群。英伟达财报即将公布之际,正值一些华尔街分析师忙于宣称英伟达乃首选科技股以及坚称所谓“AI泡沫时刻”纯属市场多虑,他们迫切需要英伟达无比强劲的财报击碎AI泡沫论调。

黄仁勋抛出5000亿美元AI算力基础设施超级订单,英伟达豪言2026年为超级增长年,然而华尔街却陷入定价高增长曲线与AI泡沫疑云并行的巨大市场分歧境地。黄仁勋以“5000亿美元”的史无前例预期令全球科技股投资者们大吃一惊,这一话题势必会在财报会议中被再次提及。英伟达计划于美东时间周三美股收盘之后公布第三季度财报。

对于一家在过去四年里季度营收增长了近600%的AI芯片超级霸主而言,黄仁勋的在GTC大会上的表态表明,英伟达非常有信心在下一轮AI芯片周期中再一次迎来无比强劲的“超级增长年”,这也暗示着与AI算力产业链密切相关的全球投资繁荣仍有继续延续的庞大空间。

随着AI芯片领军者AMD以及SSD存储巨头闪迪(SanDisk)公布AI热潮驱动之下的无比强劲业绩以及高盛、瑞银等华尔街金融巨头们发布研报驳斥“AI泡沫”,市场关于AI泡沫的担忧情绪显著减弱,带动英伟达、美光科技、爱德万测试、东京电子、软银集团以及SK海力士等与AI密切相关联的科技巨头们近日股价有所反弹,凸显出逢低买盘真金白银涌向这些AI算力领军者们。

全球持续井喷式扩张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国政府所主导的全球主权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愈发庞大,并且科技巨头们不断斥巨资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于长期钟情于英伟达以及AI算力产业链的投资者们来说,席卷全球的“AI信仰”对算力领军者们的股价“超级催化”远未完结,他们押注英伟达、台积电、美光、SK海力士以及希捷、西部数据等算力领军者们所主导的AI算力产业链公司的股价将继续演绎“牛市曲线”。

令人感到震撼的5000亿美元

“这就是目前账面上的AI芯片业务规模。目前已经有价值大约5千亿美元的业务。”黄仁勋10月底在该公司于华盛顿举办的全球瞩目GTC大会上表示。

黄仁勋将2025年迄今的整体营收、英伟达当前Blackwell AI GPU算力集群销售额,再加上明年的Rubin架构AI GPU算力集群销售,以及与英伟达算力绑定的高性能网络设备等相关部件都计入其中。在对黄仁勋的表述进行详细拆解之后,华尔街分析师们得出的结论是,黄仁勋的这番话意味着2026年的年度营收将大幅高于华尔街此前的普遍预期。

根据黄仁勋透露的最新技术路线图,当前风靡全球数据中心的Blackwell架构下一代将是Rubin架构,再往后则将是Rubin Ultra。

对于Blackwell架构AI GPU而言,黄仁勋表示美国本土的台积电Blackwell产能已经上线,并且他预计2025年到2026年Blackwell+Rubin周期内将累计出货2000万块Blackwell架构AI GPU。相比之下,英伟达的上一代产品Hopper架构AI芯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出货了400万块,黄仁勋表示,过去四个季度英伟达已经出货600万块Blackwell架构AI GPU。

从营收数据的角度来理解,Blackwell与Rubin的2025年至2026年累计营收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左右,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包含Blackwell与Rubin AI GPU算力集群,全然不包括汽车芯片以及HPC等等重要细分业务营收,并且不包含任何程度的中国市场预期。华尔街的卖方与买方投资机构们,可能已经开始把最新的这一惊人预期纳入他们的基础投资模型。

“英伟达的最新披露表明,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存在明显上行空间。”Wolfe Research 分析师Chris Caso在11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Caso的最新测算显示,黄仁勋给出的这个数据点意味着,数据中心业务在2026日历年的整体销售额可能会比此前自然年度2026年的华尔街普遍预期高出足足600亿美元。因此他对该股给出的评级仍然是“买入”这一最为看涨的乐观评级。

但自黄仁勋在10月28日GTC大会上抛出这一“无比强劲的预判”以来,英伟达股价目前仍比当时低约 5%。

这也反映出,不同投资者之间围绕本轮AI投资繁荣仍在持续的激烈争论——他们仍然在纠结,少数几家被称为“超大规模云计算厂商”(hyperscalers)的云计算巨头以及全球最顶级AI实验室,是否在以GPU为代表的AI算力基础设施上存在过度支出的情况。

当英伟达在美东时间周三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时,LSEG汇编的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显示,预计其每股收益为 1.25 美元,营收约为549亿美元,后者意味着有望实现同比大幅增长56%。他们还在重点关注英伟达管理层对截至1月的那一季度给出的业绩指引,市场预期该季度营收约为 614.4 亿美元,这将意味着英伟达业绩增长出现再加速。

英伟达在财报中不会给出超过一个季度的前瞻性业绩指引。但黄仁勋对于该公司AI GPU算力订单储备以及2026自然年业绩前景的任何表态,都将面临市场严格审视——不仅关乎英伟达自身的业绩前景,也关系到包括台积电、鸿海、爱德万测试以及SK海力士等全球科技巨头们的整个AI算力产业链股票价格走势。LSEG汇编的分析师预期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6年的总计营收大约为2867亿美元。

“难以满足的AI食欲”

在华盛顿的那场GTC大会上,黄仁勋表示,该公司对超过5000亿美元营收的强劲展望具有“清晰可见性”。一些看涨英伟达股价的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这一预期很容易实现——毕竟英伟达几乎将所有市值数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都发展成了超级大客户,其中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以及Meta。在截至10月的财报中,这些公司都表示将大举提升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开支,而这意味着更大规模的英伟达AI GPU算力订单需求。

来自Oppenheimer的资深分析师 Rick Schafer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超大规模云计算厂商们AI资本开支的大幅上升反映出“难以满足的AI食欲”。他对英伟达股票给出的评级同样相当于“买入”,坚持对于英伟达的长期看涨立场。

在本季度,英伟达还一直在积极达成各种交易,分析师们也希望听到黄仁勋对这些合作细节的进一步说明。

最大规模的一笔交易无疑在于:英伟达同意最多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作为交换,这家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超级AI初创公司将在数年时间里购买400万至500万颗英伟达AI GPU。英伟达还同意向昔日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根据这笔交易,双方将共同携手,使在PC市场CPU市占率极高的英特尔x86架构CPU能与英伟达高性能GPU更好地协同工作。

英伟达在10月底宣布,该公司已斥资10亿美元入股诺基亚,将与这家芬兰科技公司深度合作,把其AI GPU算力基础设施全面集成进诺基亚的蜂窝网络硬件之中。英伟达还表示将继续投资于多家初创企业。

花旗资深分析师Atif Malik 在11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尤其是与OpenAI的这桩重磅交易,预计将会成为投资者在周三重点关注的问题。

“尽管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担忧,认为AI资本开支热潮中掺杂着债务与循环融资的这种AI泡沫,但从基本面上来看,我们的判断是AI算力资源供给仍低于需求。”分析师Malik写道。他对该股给出的评级同样相当于“买入”。

分析师们聚焦的另一重大问题还在于,英伟达在AI GPU 市场上的份额超过 90%。但它的一些最核心客户,包括使用自研AI ASIC芯片——Tranium 芯片的亚马逊,使用TPU算力集群的谷歌,以及宣布与博通合作开发算力基础设施且即将推出AI ASIC算力集群的 OpenAI,因此在过去三个月里,这些英伟达的最大规模客户们越来越积极地推介它们各自的定制化AI芯片集群,也就是所谓的AI ASIC。

花旗表示,黄仁勋在与分析师们的业绩电话会上往往会就公司观点做较为宏观的阐述,如果他能进一步解释英伟达如何看待不断加剧的AI 算力竞争,如果偏向积极共赢,将会受到投资者们予以看涨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5000亿美元预期在内的所有这些英伟达与华尔街预测数据,目前都没有计入任何来自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该公司面向中国市场的那款名为 H20的AI 芯片,在今年早些时候实际上已被全面禁止出口,直到黄仁勋在8月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达成协议,才换取到出口许可证,条件是政府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中分得15%。

然而自那以后,英伟达方面对于在中国实现可观销售的立场一直偏向于态度悲观,该公司也尚未宣布H20的后续产品,而按照AI算力芯片行业的普遍认可标准,H20已经算是老旧产品。Oppenheimer 的分析师Schafer表示,他仍然认为,在中美达成积极贸易谈判进展之后,中国市场有望成为一个年营收超过50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在10月底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是否希望将当前Blackwell这一代AI GPU卖到中国市场时,黄仁勋表示:“我当然希望。但这要由特朗普总统来进行最终决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