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14 16:11:03
(原标题:中国银河证券:东南亚零食市场快速扩容 国内零食企业或迎出海新机遇)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东南亚零食市场规模已超1500亿元,过去10年复合增速高于GDP水平,按国别可分为三类市场,企业出海可优选“市场扩容”+“格局未定”+“品类适配”的市场,以印尼、越南、泰国市场作为海外征程起点,有望享受市场规模与市占率双重增长;马来西亚亦存在突围机会。考虑到东南亚零食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借鉴格力高、卡乐比等企业的成功出海经验,国内零食优秀企业有望在海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相关上市公司值得长期重点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零食市场:1500亿元广阔空间,各国零食生命周期各异
东南亚零食市场规模已超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过去10年复合增速高于GDP水平,按国别可分为三类市场,均存在不同投资机会:1)成长期市场,规模较大并且增速较高,包括印尼、菲律宾与越南;2)成长后期市场,规模中等并且增速趋于稳定,包括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3)培育期市场,规模小但增速较高,包括老挝、缅甸与柬埔寨。
分地区来看,1)印尼(市场规模500亿元),甜味零食占主导但增速趋缓,风味零食高速增长&份额提升,格局相对集中&本土品牌占优;2)菲律宾(300亿元),风味零食占比较高,格局高度集中&本土品牌占优;3)越南(150亿元),甜味零食与风味零食占比均衡,格局分散&外资品牌占优;4)泰国(240亿元),风味零食占主导,格局分散&外资品牌占优;5)马来西亚(100亿元),甜味零食占比较高,格局较集中&外资品牌占优。
企业出海可优选“市场扩容”+“格局未定”+“品类适配”的市场,以印尼、越南、泰国市场作为海外征程起点,有望享受市场规模与市占率双重增长;马来西亚亦存在突围机会。
企业经验:出海东南亚为零食巨头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在东南亚出海的企业可分为两类:1)欧美日韩公司,包括亿滋、卡乐比与格力高等,拥有丰富的快消品行业经营经验;2)东南亚域内公司,借助对于东南亚本土的深度理解,区域内覆盖广度更加明显。
考虑到对国内零食公司的可参考性,重点复盘卡乐比与格力高的出海经验:1)卡乐比,日本风味零食龙头,东南亚收入10亿元,选择高度本土化策略,重点突破印尼、泰国等市场,产品端推出高度本地化的品牌与SKU,渠道端通过与本土企业合资进行拓展,营销端根据当地政策对外资品牌的开放程度采取差异化策略。2)格力高,日本甜味零食龙头,东南亚收入10亿元,选择大单品策略,把东盟作为统一市场,以“百奇”作为主力单品,仅针对不同国家做产品细节的本地化改造,渠道端则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品类属性差异导致二者各自打法略有不同,但其战略共性是根据东南亚的产品、渠道、文化特点选择本地化战术,并且均将东南亚作为产能建设的重要基地。
国内启示:中国零食企业正向东南亚蓝海扬帆起航
按照目前海外营收体量排序,分别为分别为洽洽食品(002557.SZ)、甘源食品(002991.SZ)、卫龙美味(09985)、盐津铺子(002847.SZ)、劲仔食品(003000.SZ)、有友食品(603697.SH)、三只松鼠(300783.SZ)、鸣鸣很忙(拟H股上市)、万辰集团(300972.SZ)。上述公司在东南亚出海现状:区域上,重点选择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家布局;产品上,择取自身优势品类出海,并尝试口味与品牌的本土化;渠道上,以海外经销建设+电商为主;营销上,通过红人营销等实现用户触达;产能上,持续加码东南亚供应链投资。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考虑到东南亚零食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借鉴格力高、卡乐比等企业的成功出海经验(东南亚收入均接近10亿元),国内零食优秀企业有望在海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相关上市公司值得长期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
出海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政策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智通财经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