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中公教育控股股东4800万股为何被拍卖?

来源:投资时报

媒体

2025-11-14 13:50:27

(原标题:中公教育控股股东4800万股为何被拍卖?)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率达86.35%,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习羽

11月13日晚间中公教育(002607.SZ)发布公告称,因借款纠纷,公司控股股东李永新持有的4800万股公司股份,将于12月8日10时至9日10时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将按正式拍卖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价的70%乘以总股数确定(具体以法院最终挂拍信息为准)。

控股股东李永新及其一致行动人鲁忠芳所持股份累计被拍卖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实际上,在此次拍卖公告发布之前,李永新的股份冻结问题便已持续发酵。10月13日,其名下的1.84亿股股份被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再次司法冻结,这部分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20.73%。

11月,李永新的股权处置情况进一步升级。公告显示,因3亿元借款担保纠纷,其所持有的1.68亿股被轮候冻结,1615.57万股被再次冻结。截至11月11日,李永新与其一致行动人鲁忠芳的股份冻结及标记比例达83.54%,质押比例为64.78%。

除控股股东外,公司重要股东王振东亦陷入债务纠纷。公告显示,因一笔1.42亿元的借款纠纷,其持有的5330万股公司股份被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再冻结。此前,王振东还因另一笔13951.85万元的借款合同担保纠纷,致使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被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截至11月12日公告披露日,王振东累计被冻结的公司股份已达1.46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39.15%。

业内分析指出,中公教育重要股东近期所面临的资金链危机,与公司标志性的“协议班”商业模式息息相关。这种“不过包退”的培训模式,曾是该公司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公司发展鼎盛时期,此模式贡献了超七成的营收,还成功推动公司于2020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在公考培训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态势下,中公教育曾大力推广高退费班次。随着高退费班次占比上升,而招录名额并未显著增加,提升通过率的难度增大,进而导致退费增多。资料显示,2021年中公教育整体退费率为68.46%;同期贷款模式下的退费率达82.94%。

同时,在2018至2021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公教育将大量预收学费投入培训基地建设,形成长期资产占用短期资金的局面。这种重资产投资策略虽在当时有助于巩固市场地位,却在行业环境变化后成为沉重负担,也推动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58.98%逐年攀升,到2021年升至81.67%的高位,且后续长期维持在高负债水平。

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末,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率达86.35%,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教育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从业绩走势来看,中公教育近年来表现并不乐观。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达36.8亿元,2024年虽扭亏为盈,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再度承压,当期营收降逾两成,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5%。

在中公教育面临内部财务压力的同时,公考培训行业的外部环境也在经历着深刻变革。政策层面不断强化规范,针对培训收费标准和预收费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使得长期依赖“高预收费+协议班”模式的机构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年轻考生愈发倾向于灵活便捷的线上课程,并且对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行业环境剧变与传统模式承压的双重冲击下,中公教育的资产端状况持续变化。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约1.04亿元,较2024年年末锐减64.42%。

流动性承压不仅直接导致退费进度被迫放缓,更引发了大量的用户投诉与法律纠纷。据公告披露,在2025年1月25日至7月15日期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新增700件诉讼、仲裁案件,新增涉案金额合计约5380万元。其中,退费类诉讼达575件,涉案金额1150万元。


投时关键词:中公教育(002607.SZ)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